在孩子的世界里,玩具就像是他们的朋友,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在大人的心目中玩具就只是个玩具。
小丽是一个年轻的妈妈,她有一个儿子叫童童,今年刚好五岁了,是一个活泼开朗,爱说话爱笑的小男孩。
周二早上,儿子高高兴兴的去上了幼儿园,妈妈自己在家收拾着家务,好好享受自己轻松又自在的一天,哪想隔壁邻居小红带着孩子来自家串门呢。
妈妈将邻居和孩子开开心心的迎进门儿,想着跟邻居好好的聊聊天,又怕孩子无聊,于是就把自己儿子的玩具拿了出来让孩子玩儿。
儿子的玩具有很多,看着邻居家的孩子好像特别喜欢儿子最喜欢的变形金刚和小赛车,妈妈也就放心了。
邻居看着自己儿子玩着玩具不由得担心道:“你可小心点,不要把玩具弄坏了”。妈妈看到邻居说着孩子,说道:“没关系,玩具就是拿来玩儿的,我家儿子啊,玩具挺多,随便玩儿”。
到了中午饭店,邻居想着该带孩子回家做饭吃饭了,准备要走,领居家孩子拿着童童的玩具就不肯撒手,想要拿走。小丽见孩子一直在哭闹,就想也就一个变形金刚,要是喜欢就拿走吧。于是就将童童的玩具送给了小朋友。
下午,童童从幼儿园放学回来,小丽是没有打算把玩具的事情告诉童童的,毕竟只是一个小小的变形金刚。
儿子进屋就去自己的卧室找自己的玩具玩儿,没过一会儿,就从卧室出来问道:“妈妈,我的变形金刚去哪儿了?”小丽随口说道:“送给邻居那个小朋友了。”说完也没在意太多。
儿子听到妈妈说的话,就哭了起来:“那是我的玩具,你为什么不经过我的同意就送给别的小朋友了,你不爱我了,我要离家出走。”说完童童就自己跑进屋了。
小丽也没当回事儿,以为就是孩子跟自己耍性子闹脾气呢,之后再买一个不就好了。可哪像第二天早上正准备叫孩子起床吃饭上学的时候,却发现童童不见了。
出门找了半天才发现,童童坐在楼下的公园里,小丽走过去就准备要动手打孩子,责骂孩子不懂事。可还没打呢,就听到孩子说:“这次是你的错,为什么要打我?”
这件事儿本来也不能怪孩子,要不是自己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就将他的玩具送给别的小朋友,他怎么会生气,怎么会要“离家出走”呢。于是小丽收起要打童童的手,主动向童童道了歉。
当家长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
1. 理解孩子的想法
当家长的不能因为自己是大人,就要去左右一个孩子的想法,认为孩子就要按照你说的做才是正确的,这是一个错误的教学,会让孩子对自己以后产生依赖性。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己的想法,家长应该要试着去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父母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内心,让孩子在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当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时候也不要去打断孩子,让他尽量去表达自己。
2. 多花时间与孩子沟通
很多家长在某些事情上,不善于跟孩子去沟通,甚至不去跟孩子沟通,让孩子一味的听自己的,不让孩子表达自己是不对的。
在每个孩子成长的时间里,需要的就是父母多去跟他沟通,而不是去不分是非的责怪,也不是夸大其词的赞扬,孩子需要的是父母可以把他当做朋友,当做知己,当做一个可以去理解他的听众。
不要去操纵孩子,多了解他的想法,多给出你的意见,也许孩子与你不只是家人,还是一个拿金钱都换不来的朋友。
3. 父母一定要站在自己孩子这边
家长一定要站在自己孩子这边,当然,不是盲目,而是在有些时候有必要的时候要去理解孩子,要让孩子知道你跟他是一条船上的。
有些家长会经常去夸别人的孩子,从而只会说自己孩子的缺点,当孩子听到自己父母在说自己的缺点时,他不会因为你的一句话去改掉。
而是会因为你的一句话会变得自卑,会觉得自己的父母对自己很失望,对孩子的心理上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多理解孩子,与孩子沟通,不要因为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去批评孩子,也不要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去过度赞扬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在错误的教育方式中度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37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