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于网络
八家山是温岭市太平街道山下金村的一座小山,也是该村的一个自然村名。《温岭县地名志》记载:“八家山,村以山名,又名覆泉山。位于城关南0.8公里。与肖泉隔溪相望。系新建村落,5户,12人,境内有山下金村村委会、城关供销社小河分社、车站油库、县供销社车队等。”
《温岭县地名志》是1988年1月出版的,至今三十年有余,许多内容已有变化,“八家山”这一条也不例外。如“车站油库”现在还在经营,但是名字改作“中国石油畅达加油站”。
“八家山”之名,时常有写作“百家山”的。比如,上世纪40年代,温岭县政府曾出过一套地图,在这套地图的城关镇地图上,“八家山”被标注为“百家山”。现在中国石油畅达加油站边上,有一个“温岭电信百家山培训基地”。这个地方,到底是“八家山”,还是“百家山”?
考察这个地名的来源,笔者认为,正确的名字应是“八家山”,即《温岭县地名志》所载为准。
“八家山”又名“八公山”。清末举人赵佩茳编《花山志》卷一《山水志》中有“覆泉山”一个条目,上面记载:“自天马分支,迤逦东行,平折而北,又回而西,成一矩形。登山一望,为花山天然屏障,山有八姓丛葬地,故又称八公山。小泉溪身内高外低、内分外合,故于高低分合之交,流响激烈,至此地势平洐,泉流潜伏。支流分泄山外之小河头,其出瓦屿者溪亦愈小,水亦愈微,盖如河流之伏行于盐泽蒲类者,故曰覆泉,覆即古伏字也。邑志称其回流澄素,静夜恒有清响,其以此欤。”
意思是说,这座八家山,因为是八个姓的家族墓地,就被称为“八公山”。
八家山又有“福泉山”之名,《嘉庆太平县志》卷一载:“福泉山,在天马山蒌涨。亦名覆泉山,有八姓共葬于此,又称八家山。南对雁鸣塔,兴善堂在其西麓。自小泉村一路小水微津,回流澄素,静夜听之,恒有清响,林木离离蔚蔚,外悉田畴,邈然林壑之趣矣。”
由此可见,八家山因为是八个姓氏家族的墓地,故称“八公山”或“八家山”,又因为温岭方言“八”“百”同音,因此讹为“百家山”。称“覆泉山”,是因为小泉溪(肖泉溪)流经此地,“至此地势平洐,泉流潜伏”,所以称“伏泉山”,因为“覆即古伏字”,所以叫“覆泉山”。福泉山则因为与“覆泉山”谐音。
“八家山”“八公山”“百家山”“伏泉山”“覆泉山”“福泉山”……这座不起眼的小山,竟有这么多个名字。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包山”。
2013年清明前夕,山下金村金氏后裔在八家山对祖坟进行整修挖土时发现了墓门和墓志四方。该墓为石板墓,朝向东南,合计四座,共10室。从南往北依次为三室、三室、二室、二室。墓均为长方形并列,每座墓门排列有参差。整体沉于地表下。墓志四方,其中后三座墓的墓志均有志盖。墓志置于封门外,紧贴封门石板。按墓葬的排序,四方墓志的墓主分别为明代的金一直、金月洲、金慕南及金宾凤。据墓志铭记载,墓葬所在地叫“包山”,这说明明代的时候,八家山又有“包山”之名。
来源:台州日报 作者:黄晓慧 责任编辑:泮非非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16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