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北京七旬老人作证后遭殴打 打人者入狱后患脑血栓没钱赔咋办?

北京七旬老人作证后遭殴打 打人者入狱后患脑血栓没钱赔咋办?

12月19日,最高法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10起人民法院国家赔偿和司法救助典型案例。据悉,这些案例是从近两年办结的案件中,分别选取了5件体现产权保护的国家赔偿典型案例和5件体现民生关怀的司法救助典型案例。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吴振永申请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是其中一起司法救助典型案例。

刑事被告人张尚芝于2011年因犯有寻衅滋事罪,被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在该案中,七旬老人吴振永是证实张尚芝存在犯罪事实的证人之一。随后,张尚芝因不满吴振永作证,对吴振永进行殴打,并致其轻伤。

北京市顺义区法院于2014年6月20日作出判决:被告人张尚芝犯打击报复证人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被告人张尚芝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吴振永各项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43793.38元。

这份判决生效后,吴振永向顺义区法院申请执行,当时张尚芝尚在服刑期间。经查询,张尚芝名下无存款,无房产信息,唯一一辆小货车达到报废条件。经向张尚芝服刑的监狱调查,张尚芝入狱后即患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张尚芝出狱后,将其名下小货车予以报废,并将部分报废款5000元交至顺义区法院,余款1000元留作其生活费,并表示已无财产可供履行。

顺义区法院经审查认为,案件剩余执行标的为38793.38元,但张尚芝患有脑血栓等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没有工作能力,无收入,案件已不具备采取其他执行措施的条件。吴振永已76岁,无劳动能力,原无工作单位,无经济来源,生活陷入窘境,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人民法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规定的应予救助情形,遂决定给予吴振永国家司法救助金38793元。

对于该案的典型意义,最高法在案例中介绍,实践中,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现象时有发生,给证人的人身、财产权利造成损失,也严重影响了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吴振永作为刑事案件中的证人,其在证明被告人存在犯罪事实后遭受打击报复致身体伤害,且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陷入生活困难。法院在对打击报复人判处刑罚的同时,积极对受到伤害的证人给予司法救助,既让证人真切地感受到法律对其因作证受到伤害,而表现出的惩罚犯罪和抚慰伤痛并重的正当价值取向,也向全社会传递了人民法院力求全方位保障证人合法权益的决心。

据悉,该案系北京市高级法院与北京市顺义区法院联动救助的案件,有效地缓解了基层法院救助资金不足的困难。

红星新闻记者 赵倩 高鑫 北京报道

编辑 彭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1691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