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我来到英格兰南部的一个小镇,开始为期一年的汉语教学之路。我所在的中学是一所重点公立女校,学生的水平比较高。除开上课之外,因每周要完成十二小时的教学任务,所以我也作为助教观察了英语课、美术课、逻辑课和心理课,可以说是能够比较全面地观察一下英国中学的课堂。
(校园一角)
和国内课堂不同的是,英国学生没有固定教室,他们每节课下课都要奔波于各个教室之间。每个教室的主题是固定的,比如year7的文学课、year8的法语课等等都是固定的教室。每个教室也布置得很棒,例如法语教室贴满了法语词卡,文学教室墙上都是各种文学作品的海报(我所观察的year7教室贴的就是福尔摩斯),美术课的教室则装满了学生的画作和老师的雕塑作品。
(天气好的通学路上)
英国课堂总的来说比较活跃,学生们回答问题很积极,也喜欢讨论,所以相比较国内可能会有点吵,甚至她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会叽叽喳喳,而不是安静思考。在英语课上,year7的学生目前上的是诗歌单元,她们学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威廉布莱克的tyger。Miss Beth是一位很有热情的老师,她的课堂几乎全以问题为主,比如在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第130首时,她提了多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比如为什么莎翁写了很多关于爱的作品?为什么诗中大篇幅都是在写自己爱人不漂亮?为什么选取的意象都是自然景物等等,然后Beth放了自己仿写的十四行诗,主题是自己家的猫,最后两句诗“世界上这样可爱的猫真的罕见,而我多幸运还有一对。”萌晕了。然后她以这个为契机让学生们仿写这首诗,主题是自己所爱的人或事物,学生的作品也都蛮有意思的.
sonnet 130
My mistress' eyes are nothing like the sun;
我爱人的眼光并非阳光灿烂,
Coral is far more red than her lips' red;
珊瑚也远比她的双唇红艳。
If snow be white, why then her breasts are dun;
她的胸脯也说不上雪白光鲜,
If hairs be wires, black wires grow on her head.
满头乌丝,也无法比拟金线。
I have seen roses damask'd, red and white,
我见过粉、红、雪白的玫瑰,
But no such roses see I in her cheeks;
却没见一朵在她脸上绽放蓓蕾。
And in some perfumes is there more delight
有很多馥郁芬芳的香水,
Than in the breath that from my mistress reeks.
比我情人的呼吸更令人陶醉。
I love to hear her speak, yet well I know
我虽爱听她娇语呢喃,
That music hath a far more pleasing sound;
却知道,更好听的声音还是丝竹管弦。
I grant I never saw a goddess go;
我也承认,我情人的举手投足之间,
My mistress, when she walks, treads on the ground.
没一点儿让我想起天仙下凡。
And yet, by heaven, I think my love as rare
可是老天作证,我觉得我的爱人着实稀罕,
As any she belied with false compare.
毫不逊色于那些矫饰的红颜。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30首)
Year11的心理课对我而言有点难度,专业词汇有点多,暂时还不能很好融入课堂,只能大致明白课本在讲什么。美术课对我而言是最崩溃的,因为我没有美术细胞,而美术老师实在是太热情了,每节课都让我画画,下节课还要制作泡沫板印刷画作,我想到就头疼。
(我画的丑橙子)
接下来说一下我的中文俱乐部。在我们这所学校,中文课不是必修课,而是以俱乐部的形式在午饭时间进行的。学生们把午饭带到教室来,边吃边上课。当然英国人吃午饭也真的很随意了,基本上就是面包、三明治,或者从家里带的便当——便当也就是意面和豆子罢了。他们吃饭真的就是不饿就行。
(英国国菜fish&chips)
我的三个俱乐部中两个是学习汉语的,一个针对初学者,一个针对考过YCT1级的学生。另外一个俱乐部只是单纯体验中国文化,不学习语言。语言教学不算太难,但是有些学生真的很会提问题。比如一个叫Valeria的女生问我,“我觉得中国和日本很像,你们都吃米饭,你们也都用汉字。中国的汉字和日本的汉字有什么不同吗?”这是目前为止我听过的最好的问题,当然恰好我也能解答。每周一的放学后我还单独辅导一个女生学一个小时的中文,因为她的中文水平比较好,和她上课也是我最轻松、愉快的时候。
我念高一都已经快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其实仔细想想15岁的女生已经很有思想了。我单独辅导的那个女生下周五要在语言文化节上唱中文歌,我以为她会唱茉莉花什么的,结果她拿出歌词,《长城谣》,歌词真的比较难,还有比较拗口的词组,她也一句句自己拼下来了。我们上课除了学汉语之外,还聊了很多,比如古代中国和英国的女性地位(由花木兰话题引起的),中国和英国的高考制度,中国的古典诗歌,英国的小说等等。
文化中国这个俱乐部来的人数是最多的,我的负责老师都惊讶地说,你吸引太多学生了!当然后期学生会流失多少也就不知道了。话说她们可能都以为中国人就是啥也会,能唱戏能跳舞,能写书法能绘画,能打太极还能做一手中国菜!第一节课就有学生跟我说,Miss你什么时候带我们包饺子吧,Miss你能做点中国菜带过来吗。我给她们画了个饼,中国新年的时候我会联系学校食堂带大家包饺子呦!目前带她们体验了书法和折纸,她们都挺感兴趣的,折千纸鹤那堂课我感觉整个人都恨不得分身了,几张桌子跑来跑去。
(经常能看见彩虹的小镇)
前几天碰见了学校的另一个中国人,是新来的科学老师,澳门人。整个学校老师里应该就我俩两个亚裔了。当时我在办公室弄太极的PPT,他坐到我旁边来,突然说:“你好,我也是中国人。”然后聊了一会。他说英国这边其实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中文的,但是在英国当老师太费劲了,教师培训太累了,他的很多中国朋友,宁愿开中餐厅做小生意,也不愿费那个劲当老师。我也有几个学生是华裔,有上中学时来这边的,也有出生在英国的。其中有个叫Lucy的女生,第一节课就用中文跟我说:“我妈妈是中国人,我有中国名字。”另外几个女生上中文课也很积极,甚至带她们的好朋友过来体验,这一点还是很让人开心的。
总的来说,我的教学是非常愉快的,这可能也取决于学生水平较高。毕竟我的澳门同事说:“你知道隔壁男校吧?真的调皮,不好管。我们学校毕竟是女校,学生们水平也比较好,管理还是比较轻松的。”我深以为然,不然本新手教师可能会在课堂管理上手足无措了。
对了,英国中学最好的一点可能就是half term了吧,也就是期中。大概上六周的课就能休息一周,真的让人愉快。
英伦云小学是一个专门针对全球5-12岁母语为非英语小朋友制定的教育产品,整合英国优质的小学教育资源,基于英国政府制定的小学大纲而设计的完整的英国小学课堂和校园体验。科目包括英语语文、数学、自然科学、艺术史、历史、地理等,为Reception-Year6的学生提供全方面知识和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和英国同龄小朋友同等的英语能力、国际视野、创新思考力和知识储备。
如果您希望孩子在中国进行英式小学的教育,或者进行国际教育过渡的话,可以与我们取得联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57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