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湖南湘乡一个地主家的子弟,他和曾国荃、曾国华带兵杀人,他的父亲和四弟在家乡依势横行,无恶不作,谁要是不合他的意,就被加上会党的罪名,送到县里叫县官立即执行死刑,不许释放或监禁。县官熊某心知冤枉太甚,对自己不利,隔几天总要私哭一次。有人问他,他说“曾四爷又要假我手杀人矣”。县里设立码头,照例杀猪祭神,曾家父子以为不够虔诚,改用杀十六人代猪,表示敬意。曾国藩在这一家里尤为突出,因为他不禁凶恶超人,而且还善于讲道德仁义来掩蔽起人的凶恶。
曾国藩道光十八年入翰林,认湖南人唐鑑学习程朱道学,他学到道学的虚伪,却不曾受束缚于道学的迂腐。邵懿辰(经学家)当面揭露他的虚伪,说他对人能作几副面孔.曾国藩说,“我生平以诚自信”专标一个诚字来用人办事,左宗棠就用一个“伪”字来揭穿他。
太平军起义后,声势浩大,满请军节节败退。满清知道只有重用汉人。于是曾国藩受命回湖南办团练,招募的都是落第士人,游民,湖南人居多,故称湘军。
太平军作战勇敢,“愈剿愈多,愈击愈悍”。湘军死伤惨重,锐气顿挫。曾国藩为鼓舞湘军斗志,提倡兽性有振作士气。例如兴国,大冶战斗,获俘虏一百三十四人,一概剜目凌迟。九江城外获俘虏十二人,立即“凌迟枭示”,又生擒十三人,“就地挖目凌迟”;武昌城外太平军新兵战败,“带回七百余人,全数斩决。”崇阳战斗擒获七十余人,杀死祭阵亡将士,祭毕,令兵勇割人肉生吞,。在曾国藩兽性示范下,湘军的残忍是自古少有的。
一八六二年七月(同治元年七月),湘军攻破宁国府“大呼直入东门……一律斩首无遗”。过了两个月,还是“城内外尸骸狼藉,无人收埋”《请节亲信大臣办军务片》。谭嗣同描绘这个真面貌说:湘军以戮民为义,城邑“一经湘军所谓克复,借搜缉捕匪为名,无良莠皆膏于锋刃,乘势淫掳焚掠,无所不及,卷东南数省之精髓,悉数入于湘军,或至逾三四十年无能恢复其元气,若金陵尤其凋惨者也”。《仁学卷下》事实上湘军攻破一城,就是屠灭一城,也就是说洗刼一城,所谓“城破时,百物同归于尽”《批示徽州知府刘传祺禀》就是全城生命财物,同时化为乌有。
人民拥护太平军,敌视满清,许多记载都说“民贼合一”“民不恨贼而恨兵,”贼如梳,兵如篦”。曾国藩自已也说:自岳州以下直至金陵数千里,小民蓄发纳贡,习为固然。虽然喻令蓄发,而乡民狐疑观望。官兵稍有错衄,则四面皆贼,餉道易断,《水师搜剿襄河绩获大胜折》又说:官有骚扰之名,贼匪有要结之术,百姓不甚怨贼,不甚怯贼,且有甘心从道者,官兵过境,无物可供买办,无人可为向导《水师小胜并陈近日剿办情形折》“派出探兵,多被乡民擒杀”《陈明邻省援兵协餉片》于是曾国藩兽性发泄到人民身上,纵兵烧杀抢掠。英国人哈唎《太平天国革命史》称:太平军纪律严明,沿途破坏大多为清军所为,责英国援助清军为不义。容闳《西学东渐记》对太平军也作公平的记载,他说“居民对太平军较有信用,商不辍业,农不辍耕,无荒凉景象。而太平军对人民,亦未闻有虐待者,相处甚得”。又说“运河(江南运河)两旁之田,皆多荒芜,草长盈尺,满目蒿萊,绝不见稻秧麦穗,旅行过此者,设不知其中真象,必且以是归咎太平军之残暴,殊不知官军之残暴实无以愈于太平军。以予等沿途所见,太平军对于人民,皆甚和平,又能竭力保护,以收拾人心,其有焚掠肆虐者,治以极严之军法”。就是曾国藩在同治”二年《沿途查看军情贼势片》里也承认,太平军“禁止奸淫”“听民耕种”“民间耕获,与贼各分其半””傍江人民,亦且安之若素”。南京城破以后,还是“民心未去”《复陈逆酋李秀成正法片》。曾国藩为要取得胜利,大杀大烧,做到:“男妇逃避,烟火断绝,耕者无颗粒之收,相率废业”。使太平军“行无民之境,犹鱼行无水之池”“居不耕之乡,犹鸟居无木之山”《沿途察看贼势片》
曾国藩要巩固军队,乃用一明一暗两种办法,暗的办法是纵兵殃民:例如湘兵驻扎石埭城,绅士们向他诉苦说“兵勇折毁房屋,以作柴薪,捉去归民,为伊搬运,所有店铺,被兵勇估居买卖,更有伕役人等,借名砍伐竹木,而实攫取室中器物;城乡内外,房屋完全者百无一二:如此横行,以至归民有官兵不如长毛之叹”《石埭绅者致在省诸绅书》这是平时驻军的情况,战时杀掠算作军功,谁敢向他诉苦呢?
明的办法是虚报战功,凭他善于做文章,把湘军写得战无不胜。一方面笼络飽则思飓的军心,湘军保至三品以上的军官,不下数万人,《陆军借补小缺请饬部核议片》使这些人贪利又贪官,升官无止境。
湘军起初用餉银招诱破了产的游民当练勇,(餉银比绿营兵多三倍)出境作战么后,主要是抢劫财物,掳掠金幤财物无数。流行者“军兴不乏财”的谚语。造成湖南绅士、流氓、痞棍大发贱匪财的热闹场面。抢劫鼓舞了湘军的战争勇气,也强固了湘军夺取南京的战斗决心。因为“中外盛传洪杨之富,金银如海,百货充盈”。湘军志在独吞,决不允许别人来分赃。
一八六四年七月十九日(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湘军攻破南京,“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斃贼十万余人,秦淮河尸首如麻”。“三日内火光不熄”曾国藩也不得不承认太平军的勇敢。他说“李开芳守冯官屯,林启容守九江,叶永来守安庆,皆坚忍不屈。此次金陵城破,十余万贼无一降者,至聚众自焚而不悔,实为古今罕见之剧寇”。《金陵克复全股悍匪尽数歼灭折》。从敌人的口中,正显示出太平天国的将领士兵,乃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英雄的战士,可歌可泣,悲壮激烈。
曾国藩大报杀人功,对财物却说“伪宫、贼館一炬成灰”“并无所谓贼库者”,“然克复老巢而全无货物,实出徽臣意计之外,亦为从来罕闻之事”《贼酋分别处置粗筹善后事宜折》。南京为什么变为全无货物的空城呢?原来南京的一切财物,特别是南京民间民间的财物,已都被湘军洗劫一空。曾国藩看到李秀成自述,畏怯李秀成深沉机智,进行谋略,所以决定违抗圣旨,把李秀成留下自行处理。这时再也顾不得一生标着一个“诚”字的假面具。李秀成死前,曾遭曾国荃錐刺,血流如注,目的是追问藏宝的地方。李鸿章给友人的信说“:沅翁(曾国荃)百战而得此城,乃至妇孺怨诅,当局固无如何,后贤难竞厥施(后来的地方官难以完成恢复的工作)似需百年方翼复归也”。湘军烧杀抢掠的惨酷,一群匪魁自已供得够清楚了。曾国藩杀李秀成,大裁湘军,令曾国荃四乡,大造府第,置肥田一百顷,不纳租税,声名恶劣不堪。
一八六一年,英法联军佔天津,攻北京,咸丰帝调湘军,上谕说:“情况万分危急,勿得藉词延宕,坐视君国之急”。曾国藩却拒绝调兵,直接提出“抚”的办法。他知道对英法侵略者接仗,只能丧失兵力,不如投降妥协较为便宜。上海是外国侵略中国的根据地,一八六零年,上海一些绅士组建爱国会,出资雇佣一个美国流氓华尔成立常胜军,与太平军作战。曾国藩从“人民如海,货物如山”“关税每年数百万两”一点看,上海是最大的餉源,从取得洋船洋炮洋兵“助剿发逆”一点看,上海是求外国援助唯一的途径。他奏请“联络洋人,协力守御”上海,洋人得财物,清军得土地。
曾国藩在内战中获得胜利以后,竭力媚外以保守个人的成果,他替满清制造半殖民地政府的媚外理论来巩固国内统治。认为:洋人之患,此无所为,实非一手一足所能补。“借洋人之力,开诚布公,与敦和好,共得人财”。《遵旨通筹全局折》。但如洋人并不与敦和好,共保人财,如英法联军之役那又该怎么办呢?他认为这里应该从大局着眼,“洋人十年八月入京,不伤毁我宗庙社稷,目下在上海宁波等处,助我攻剿发逆,二者皆有德于我,我中国不能忘其大者,而怨其小者”。《同治元年五月日记》他把外国侵略者看成恩人“有德于我”要联络于他“共得人财”。
一八七零年,天津发生一起教案。因当时发生迷拐案件,河间拿获拐犯王三纪,“供词牵涉教堂”,人们天主堂前与教士理论。法国领事丰大业,凶凶来见通商大臣崇原,向崇厚开枪,又向天津知县刘杰开枪,击死仆从一人。人们激动义愤,殴死丰大业,焚毁教堂,共杀死法国领事、教士、商人十三名,俄国人三名,共搗毁法、英、美、俄教堂,洋行,住宅十处。这次仇教事件,本质上是人民原始的反侵略运动,法国借口仇教,提出许多无理要求,满清令曾国藩往天津查办,在反对太平军时口口声声大骂天主教的曾国藩,这时却力主和平办理了。以至政府中人(包括李鸿章)也不能忍受,群起抨击说“办案当以供词为凭,岂能预为悬拟,强人就案”。这个人头贩子曾国藩坚持自己的主张,终于重办“滋事人把”斩二十人,充军二十五人(天津知县也办充军罪)。又由政府特派崇厚到法国谢罪。经这次屈辱外交,曾国藩的汉奸面目太暴露了,全国朝野呼为卖国贼,人人欲得而诛之。连他的湖南同乡,也把他在湖广会馆夸耀功名的扁额,摘下来打碎烧成灰了。他自己也觉得没趣,说是:“外慚清议,内疚神明,为一生憾事”。一八七二年,这个汉奸刽子手在国人皆曰可杀的呼声死去了。
曾国藩一生的真相,就是这样的。在当时都是妇孺皆知的。但是过去的统治者却把它隐蔽起来,无耻地捏造另一套历史,怪不得有人说,历史是一个小姑娘,是由人任意打扮的。奇怪的现在也有一些人,拼命地黑太平天国,往曾国藩的脸上贴金,并打造成“古今第一完人”。他们要干什么?
曾国藩是封建中国数千年尤其两宋以下封建统治阶级一切黑暗势力精神的最大体现者,又是鸦片战争后一切对外投降,对内屠杀汉奸刽子手“安内攘外”路线的第一个大师,在这一点上,他确实尽了“继往开来”的任务。他精通极端专制主义的哲学一一程朱理学,运用到言论上,就是满口“诚”“礼”“仁义”“道德”等字样,运用到行动上,把残忍发挥到极致。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还认为曾国藩是古今第一完人吗?
参考书目:中国近代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18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