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是一种革命性的简单有效的思维工具。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思维导图专家东尼·博赞于19世纪60年代发明了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思维导图结合了全脑的概念,包括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像、颜色、空间、整体等。
思维导图的原理:
支持‘思维导图’的理论有创造性思维理论、回忆功能理论。文字性思维是一种单向的,比较单调乏味。一旦大脑感觉单调无聊时就会关闭,导致思维中止。对于大脑思维出现关闭的情况,没有使用大脑自身的语言去思维,而你一旦转换成大脑自身的思维方式,与大脑进行对话就会变得自然而简单了。“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增强人的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更重要的是能启发人的联想力与创造力。
“思维导图”可以用于工作和生活中所有涉及学习和思考的活动:
1.它基于对人脑的模拟,它的整个画面正像一个人大脑的结构图(分布着许多“沟”与“回”);
2.这种模拟突出了思维内容的重心和层次;
3.这种模拟强化了联想功能,正像大脑细胞之间无限丰富的连接;
4.人脑对图像的加工记忆能力大约是文字的1000倍。
所有的思维导图都有一些共同之处:它们都使用颜色;它们都有从中心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它们都使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
东尼•博赞发明的思维导图与人体的神经网络相比,具有 “形似”和 “神似”。从形状上来说,都是由一个关键点开始,向其周围发散出很多分支到达下一个关键点,由下一个关键点开始,再继续、任意地向任意方向、任意点发散出去。
学生可以通过以下九年级化学全册思维导图,把握初中化学总体内容,整体把握知识架构,并发散到每个单元对应的知识模块,对发散阻碍的知识点及时巩固复习,反复训练,达到孰能生巧的程度。
我相信,只要你往对的方向努力,最后一定能金榜题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90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