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复制苏联!俄罗斯欲钻月球背面,从一万米到15米,说明了啥?

复制苏联!俄罗斯欲钻月球背面,从一万米到15米,说明了啥?

对于俄罗斯而言,恢复昔日苏联的辉煌,可能是其心中永远无法言语的梦想。因而复制苏联时期的“疯狂计划”,亦或者是对这一情结的特殊表达吧。据俄卫星通讯社消息:俄科学院地球化学与分析化学研究所月球和行星地球化学实验室负责人叶夫根尼·斯柳塔对媒体公开表示,俄科学家建议政府施行向月球背面钻井的计划。据了解这是一项比较大胆的方案,通过探测器的协助,将俄方新型的钻送到月球,并在月球的背面钻出深度达15米的大洞,后进行月壤采样。

按照俄方的说法,通过这项活动可以获取月壤微粒中的气体含量数据,从而为获得围绕其轴同步旋转的能力提供技术基础。不过该项方案中,关于向月球背面钻洞的细节,还是引来了世人的关注。据了解,月球表面是由厚度不等的月尘和岩屑组成,月球表面山脉、高原、陨石坑遍布。从表层到几十毫米的深度上,是其钻探取样的适宜范围,而超过这个深度,将对现有钻洞技术提出严苛要求。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达到这种技术。有一点不可忽略,虽然俄方已经发射了众多的月球探测器,但关于月球表面取样的活动,莫斯科除了上个世纪有所斩获外,其近年来没有任何大的成就。

俄方科学家的这个提议,和上个世纪6、70年代前苏联的“深井计划”有可媲美之处。当时处于美苏争霸期间,苏方出于不知名原因,在柯拉半岛上打开了三个深井。其中一个钻井竟然达到了12,262米。后因为技术和资金的原因,苏联才叫停此项目。此次俄方欲在月球背面进行钻洞,或将是“坷拉”计划的延续。但以现有技术条件而言,想要完成该计划难度很高。这主要体现在月球和地球的地理环境的不同。众所周知,月球表面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且因为缺乏水、受到太阳风的影响等因素。人类的探测器一般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就得进入“休眠”状态。嫦娥4号探测器就表现得很明显。其在“休眠”数周后,又开始重启工作模式。

也就是说,莫说在月球钻15米的大洞,可能区区几厘米的钻洞都可能需要现有的航天技术有颠覆性的提升。那么俄罗斯为何提出如此“大胆”的想法呢?除了前文提到的“苏联梦”外,莫斯科欲在月球上有所建树应是主因。目前除了美中是俄方在航天领域的有利竞争对手外,新兴航天大国如日本、以色列也开始异军突起,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也就是说,如果俄方在深空探测方面再没有实质性的技术突破,其空间二把手的位置,可能很快让位于他人。这也从另外层面揭示了一个事实:现代科技技术革新之快,早已超出了人类的范畴,如果老牌航天强国“坐以待毙”,只守着昔日的“老底子”过日子,其被别国超越将是早晚的事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795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