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泰陵金井出水为什么会引起轩然大波?

泰陵金井出水为什么会引起轩然大波?

明十三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之瑰宝,它在卜选和营造上自然也是颇有学问的。

上期小编带大家了解了:廖均卿一波三折卜选天寿山。

本期将给大家讲述的是:泰陵金井出水为什么会引起轩然大波?一起来看下本期内容吧!

泰陵金井出水为什么会引起轩然大波?

泰陵是明孝宗朱佑樘的陵墓,建于弘治十八年(1505 年)六月。太监李兴、新宁伯谭祐、工部左侍郎李鐩督工营建,用了近10个月的时间。

但是,泰陵在营建中却曾出现金井出水的情况,并在朝廷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据祝允明《九朝野记》和孙绪《无用闲谈》记载,泰陵玄宫金井在开挖过程中,曾有泉水涌出,“水孔如巨杯,仰喷不止”。当时,吏部主事杨子器目睹了这一情况,如实上奏了朝廷。但却因此惹恼了督工太监李兴等人。他们偷偷命人堵住泉眼,上疏说杨子器“诽谤狂妄”。

武宗不经调查就下令将杨子器关进了锦衣卫大狱。

番外小故事

这时,有莆田人邱泰,是个新启用的知县,来到京城。见朝野上下对此事议论纷纷,就上疏说,杨子器的奏章是件好事儿。因为泰陵金井出水,举国上下都知道。

如果现在不说,万一梓宫入葬后再有人说这事儿,打开地宫会泄漏山川灵气,不打开又会抱恨终天。不如派人去验查一下,看看是否有水,则疑问可解。

武宗觉得有理,派司礼监太监萧敬押解杨子器前往泰陵一同验看。

杨子器知此去凶多吉少,临行做诗一首:“禁鼓无声晓色迟,午门西畔立多时。 楚人抱璞云何泣,杞国忧天竟是痴。群议已公须首实,众言不发但心知。殷勤为问山陵使,谁与朝廷决大疑。”

他把自己比做向楚王进献美玉的卞和,说自己做了杞人忧天的傻事。而李兴等人为了遮掩事实,早已派人把泉眼堵住。所以,萧敬到了泰陵,发现金井并没有泉水。

萧敬向武宗汇报了情况,太皇太后王氏听说了这事,传旨说:“无水则已,何必罪人!”杨子器这才官复原职,避免了一场杀身大祸。

金井是安放墓主棺椁的位置,引起风波与风水术对穴的要求有关。

郭璞《葬书》认为开穴处(即金井位置)的地质情况必须是“土欲细而坚,润而不泽,裁肪切玉,备具五色”才是上等吉地。如若“干如聚粟,湿如刲肉,水泉砂砾”,则“皆为凶宅”。

成书于宋朝的《大汉原陵秘葬经》有《穿地得物法篇》,认为“凡穿地得物不如不得……穿见大石凶,穿得骨殖大凶、粉沙大凶、灰炭大凶、涌泉主凶”。既然在开挖金井的位置挖出泉水主凶兆,那么,此事引起朝廷高度重视就不足为怪了。

本期的语音栏目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啦!下期小编要给大家讲述的将是:永陵的阳翠岭吉地是谁选定的?话不多说啦!继续关注我们哦,下期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3395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