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各种意识碰撞,新旧观念交替。这段时期,既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开端,又是封建王朝影响尚未消亡,但逐渐走向陨灭的过程,是一个文化和民风极为开放的年代。一向大胆的北京姑娘也不例外,走在时髦的前列。
当年,引领新潮的有我们熟悉的梁思成、林徽因、民国四大美女、四大公子等等,这些新女性,是民国期间女权的代表,她们不用再裹小脚,打扮穿着也越来越开放,交往的圈子也越来越宽泛,不仅仅有女朋友,更有男朋友,甚至不只一个恋人。很多人提出来,精神和肌体是分开侦,属于不同的丈夫。
30年代的女权主义者,清一色是知识分子。在那个年代,女子认识字是很喜欢的事情。要知道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从50年代初开始扫盲运动,而那时候的文盲占到80%。当然,这些民国的时髦女性,在生活方面的引领是全方位的,美食方面也是如此。
图为老北京的火锅。老北京火锅区别与重庆火锅的最大的地方在于涮的东西不一样。老北京火锅源于宫廷,当年紫禁城里的千叟宴,就是吃火锅,是涮羊肉的。而重庆火锅源于码头工人和纤夫,是涮下水的。
话又说回来了。30年代的老北京女孩,化妆水平还局限于简单的涂脂抹粉。那种老北京八大胡同里的流行趋势还在蔓延。那时候,已经有了著名的杂志《玲珑》,专门服务于女性情感的杂志。高尔夫、婚纱照、明星照等等,不亚于如今曾经追过的《瑞丽》,从1931年到1937年,发行298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16176.html
赞 (3)
打赏 微信扫一扫
丝绸之路始于何时?官办之路不在陆地,而在海洋
« 上一篇2019-12-10 07:12:37
财政军权纷纷旁落,浅谈唐代宦官之乱的成因
下一篇 »2019-12-10 07: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