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互联网行业,雷军是一个“辈分”很高的创业者。二十多年来,雷军积累了深厚扎实的创业经验。雷军在他的母校演讲时说:“创业绝对不是人干的活,是阿猫阿狗干的活。如果你没有钢铁般的意志,你是绝对干不了的”。
雷军总结创业要想成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顺势,团队和钱。
第一要找准市场。创业背景一定要有一个巨大的市场。如果市场不够大,想把公司做成是不可能的。
对于创业,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最为重要。雷军说,“因为有了巨大的市场,你就有机会找到靠谱的人,就有机会找到靠谱的钱,也就有机会融到很多的钱。如果你的市场不够大的话,你在汇聚资源上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
谷歌安卓系统发布以后,雷军抓住了这巨大的机遇。他称,“我觉得未来手机一定是软件、硬件、互联网相结合的,就是我们讲的‘铁人三项’”。
第二团队一定要是一群靠谱的人。
找团队在科技硬件界对雷军和任何创业者来说都是非常难的。雷军称自己为找人曾打过90多个电话,与硬件工程师沟通超过50个小时。
2010年4月,雷军如愿以偿,他与原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林斌、原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周光平、原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刘德、原金山词霸总经理黎万强、原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黄江吉和原Google中国高级产品经理洪峰六人联合创办小米科技。
第三要有钱。创业就是要有一笔烧不完的钱,有钱才有底气,才有试错的机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初做手机时,业界和一些朋友并不看好雷军。因为怕失败,初期的小米手机一直隐姓埋名。雷军在2014年天使投资人大会上也自我调侃,其实当初跟别人融资的勇气都没有,“因为我自己想的是很疯狂的事情。如果我‘骗’来这么多钱,把公司弄砸了,我是极没面子的。”
其实,作为一个创业者和天使投资人的的雷军彼时并不缺钱,但他仍想“骗”钱融资,是基于把自己作为一个真正的创业者的心态。他说,“拿自己的钱去创业总是不如拿别人的钱创业来得谨慎和敬业,会觉得即使失败了也没大多的关系。”
雷军找到的第一个投资人是自己投资圈的好友刘芹。雷军和刘芹聊了一个通宵,最后以一句“我对创业有敬畏之心”令刘芹动心而拿到500万美金投资。
起初雷军并未想让公司内部员工投钱,后来一个前微软工程师开了这个头,以致初创时的70多个员工凑600多万美元作为投资。雷军称:“知道我拿着员工的钱有多大压力吗?这等于我给自己找了75个老板,每个人来上班时都会到你办公室问一下‘雷总,我们现在干得怎么样了?’”
2011年,旗下手机很火,但还没上市、在将成未成之时,由于小米供应商都是大公司,订货时要提前三个月全款预定,出现了资金紧张的问题。所幸业界开始看好小米,融资问题最终以小米作价十亿美金而融到一亿美金。
做了6个月以后,小米已经拥有相比同行有用不完的钱。如今,业界对小米的观望与态度,正如2011年那笔意味深长的融资,或昭示着小米能走多远。
2011年雷军曾接受了DST老板“yuri”的2.5亿美元极富远见的投资。尽管雷军当时声称公司并不缺钱,但yuri一句“你有机会做到1000亿美元”令雷军接下了这笔钱。
雷军是一个执着的完美主义者,他的座右铭是人因梦想而伟大。18岁那年,雷军就立志要办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做一件伟大的事情。这个梦想知道40岁时,他仍没有放弃。尽管一生历经坎坷,但雷军从来没有迷失自我、虚度光阴。
2017年初,乔朔晖先生投资了美国硅谷Polymath公司,同时将打磨了七年的硅谷创业方法论引入中国,在国内经过三年的实践和打磨,形成了被验证、可落地的VUCA创新方法论,并成立VUCA创新加速器。
愿景:成为受人尊重的企业赋能平台
使命:助力企业——在不确定的时代找到确定
价值观: 敬畏、相信、正气、精进、利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08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