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和电影中,我们看到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通常是为那些早产或需要插管才能呼吸和进食的婴儿准备的。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婴儿也可能需要在这里度过几天才能安全地回家。
婴儿早产或出生时患有某些疾病,可能需要特殊的医疗护理。在医院里负责提供这种护理的部门称为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这里有专业的医生,护士来照顾好这些孩子,直到他们自身具备了出院或转到普通儿科病房的条件。
有些刚出生的婴儿,从发育的角度看,他们的身体太小或出生的太早了,无法自己吃奶。这些孩子是需要进入NICU进行喂养。还有的孩子出生时身高,体重,头围等大于平均值,却也可能被收入到NICU。
孩子进入NICU,有了一种不确定性,所有这些孩子的家长都感到压力,还会有部分家长会感到害怕。 但是为了宝宝能够早日安全地回家,NICU提供了最理想的护理和治疗条件。如果事先能了解宝宝为什么可能会被转至NICU,也许可以缓解家长们的紧张情绪。
血糖过低
一般如果婴儿的血糖降至50 mg / dL以下,就可能会被转移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这种情况也称为“低血糖症”。 如果妈妈患有糖尿病,婴儿出生时体重超过平均体重;待产或分娩时间过长,精神压力过大;喂养不良等情况下,婴儿可能会发生低血糖。
根据研究,在生命的最初几天,维持稳定正常的血糖值对大脑发育和生长至关重要。因此,如果宝宝的血糖过低,医生可能会建议把宝宝留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行静脉葡萄糖喂养 ,并对孩子的血糖进行实时监控。
不能维持安全体温
有些婴儿出生后,靠自身维持不住安全的体温, 当妈妈把宝宝抱在怀里,进行肌肤对肌肤的接触,靠妈妈的体温,宝宝的体温才能得到纠正。 但是其它时间里宝宝自身产生的热量,无法维持健康体温这时宝宝就需要一个温暖的小床来维持体温,并通过体温计,实时监控宝宝的体温,这种情况下宝宝就需要暂时进入NICU。
喂养困难
虽然说婴儿天生就会吃奶,但早产儿出生时往往身体太小,或是因为患病,可能无法含接妈妈的乳房或奶瓶上的奶嘴。这样的婴儿可能需要接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里进行喂养 。 通过特殊的管子提供营养,直到他们长到可以自主进食或健康得到了完全的恢复。
体重大的婴儿
虽然在重症监护病房,低体重的宝宝占了大多数,但是身体大的婴儿可能也需要重症监护病房。 对于体重超过4.5 公斤或更大的婴儿(称为巨大儿)可能会被转至NICU进行血糖监测,以保证他们获得了足够的营养,维持其健康需求。
体重减轻过多
一般正常的新生儿在出院时体重会较出生体重减轻3%至7%。 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就需要医生进行评估。 并且在妈妈的母乳到来之前(如果妈妈们愿意并且能够母乳喂养)要接受补充喂养。 这样的护理要求可能就会把宝宝暂时留在重症监护病房(NICU)。 特别是在出生后第五天,体重还没有增长的宝宝, 也要留下来进行相关检查,确保他们没有潜在的需要及时治疗的问题。
黄疸
新生儿黄疸(也称为高胆红素血症),尤其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是婴儿回家后再次返回医院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是因为婴儿的肝脏不能有效地从血液中清除一种称为胆红素的物质。 轻度的黄疸可以自行解决,但是如果婴儿不能很好地吃奶或不排大便,可能就需要接受光疗,静脉输液或药物帮助。
“汽车安全座椅测试”失败
如果是早产儿,或曾经采用过辅助呼吸支持的婴儿,出院之前可能需要通过“汽车安全座椅测试”或称为“耐受“测试。 为了宝宝安全地回家,医生可能能要把宝宝放在汽车安全座椅模拟装置上90至120分钟,监测心率和呼吸变化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能通过测试,婴儿就会被转让NICU。 这是在一些国际医疗机采用的出院检查。
妈妈生病
有时婴儿出生后,看上去有些异常发病的行为,医生会从妈妈的情况入手进行判断。例如,如果妈妈有绒毛膜羊膜炎感染迹象,包括:发烧,心率高,生产后子宫痛等迹象,孩子就可能要在NICU里48小时,接受抗生素治疗,然后才能出院回家。
医生很难预测新生儿在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住院时间。因为它由很多因素所决定。通常是,如果婴儿状态持续稳定超过48个小时-不需要氧气,可以自主吃奶,就可以出院回家。 但回家后家长还必须要密切观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00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