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核卫论1 光的性质

核卫论1 光的性质

核卫说理论基础:

核卫说沿用经典物理学绝对时空概念。

假设:

1、 宇宙无限大,粒子无限小

该假设的意思是说,宇宙没有边界,空间就是虚无,在虚无的空间存在着大量物质。粒子无限小就是说,任何一个粒子,都有比它更小的粒子存在。

2、 任何独立粒子,都是由居于中心的核子和围绕核子运动的卫子组成。

例如:原子由原子核了原子卫组成,原子卫就是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同样原子核中的质子由质核和质卫组成,电子由电子核和电子卫组成,同理,质子核、质子卫、电子核、电子卫中的独立粒子,又由核子和卫子组成,如此循环,永无止境。

3、 物质是物质,能量是能量,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运动的动能。

能量的本质,是物质动运的动能,公式为E=1/2 m v^2。

第一篇 光

一、结论

光是一种粒子,由于光源发光需要积蓄能量,才能给光子加速到逃逸速度,因此光子是一份一份地被光源射出,一份一份地射出,使大量光子综合表现出了波动性,而其本质还是粒子。

二、双缝干涉实验

托马斯杨双缝干涉实验,奠定了光的波动说。

图1 双缝干涉实验解释

这是双缝干涉波动解释原理图,在这个图中,黑色是波峰,白色是波谷,看上去解释得很完美,然而,自然界中这样的单色光是很少见的,通常都是多种颜色的叠加,叠加的波其实是这样的:

图2 如果光是波,双缝干涉实验应该是这样

注:本图由cad绘制后叠加,其中,红色线代表红色光波,波长按700纳米绘制,绿线代表绿光,波长按546纳米绘制,蓝线代表蓝光,波长按436纳米绘制。

事实上,光的波动说更荒谬的地方在于,由于光波的叠加,不同波长的光(单色光)波峰波谷的相位不同,会造成人眼观测一个物体,当人眼与物体距离不同时,会看到不同颜色的光。因此,光不可能是波,只能是粒子。

三、光的粒子说解释杨氏双缝干涉

由于光源发光须要能量激发,能级跃迁是间隙式的,当能级跃迁发生时,光子被加速到逃逸速度,也就是约为3X10^8 m/s,人眼可见的光子被光源发射出来,而能级跃迁准备阶段,无光子被发射,从整体来看,光是一波一波的光子从光源发射出来,形成形似单波的形状,这样,我们可以用图1来解释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四、光的干涉和相互穿越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如果光是粒子,在发生干涉或者相互穿越时,应该相互发生撞击,光子方向会发生改变。

核卫论认为,光子是由质量大、体积小的光核子和质量小的光卫子组成,光子的动能绝大部分集中在光核子上,光卫子的撞击,对光的前进方向不会产生影响,只有当光核子发生撞击时,才会导致光的方向改变。由于光子直径跟光核子直径之比很大,即使光束中光子之间紧密相连,光核子之间的碰撞概率仍然很低,所以两束光相交,可以相互穿越而不会彼此影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9777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