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 沙漠中废弃的小镇,熵,热力学第二定律
早在19世纪,工程师们就在关心蒸汽机的效率。
火应该多热?
蒸汽机中应该沸腾何种物质?
应该是水还是别的什么?
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由这些问题,热力学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像热量、温度和能量等概念首次进入科学词汇。
随着更深的理解,出现了可能是最重要的物理定律,诠释了宇宙演化和时间流逝的奥秘。
它被称为“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如此影响深远的原因,是因为其核心包含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物理学家们称之为“熵”。
理解其究竟的好方法,是将物体不要看成单独的个体,而是由许多部分构成。
就像同样多的沙粒可以堆成松散的沙堆,也可塑成各种造型的沙堡。
“熵”是一种衡量标准,表示有多少种方式来重新排列那些沙粒,并保持其形状和结构。
对于一堆松散的沙子,有无数种方式可以做到这一点。如果把沙子弄乱,来回移动,那么它不会改变其随意的形状或结构。
因而,从熵的意义上说,这个沙堆的有很高的熵值,因为有很多很多方法,可以重新排列它的组成而不改变它。
而对于有秩序的沙堡,仅有很少的方法重新排列沙粒而不改变它的结构和秩序。
实际上对它做的任何事情都会把它弄糟,失去它原有的秩序。
因此,沙堡有很低的熵值,它是一个更有秩序的状态。
所以,总的来说,
沙堆 - 高熵值。因为有许多的方法重新排列沙粒而不改变结构和秩序。
沙堡 - 低熵值。因为仅有很少的方法重新排列沙粒而不改变结构和秩序。
想象把沙堡留在沙漠里一整天,可想而知将会发生什么。
沙堡将会解体,它会变得有序度降低,将会坍塌散落。
也就是说,这些沙子由沙堡这种低熵值的结构,变成一种高熵值的结构 - 沙堆。
所以,熵值总是增加。究其原因,因为高熵值的状态拥有更高的概率。
熵的理论可以解释典型的衰退现象:
沙漠中废弃的小镇,任由恶劣天气的作用,砂浆碎裂,玻璃破碎和建筑物倒塌...
而实际上,在地球上,宇宙中,类似的现象无处不在。
以“熵值总是增加”的学说,热力学第二定律能够解释为什么时间只在一个方向上运行。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物理学中一切强大、美丽和深刻的事物。
这条当初进入科学界的定律,是作为解释热量如何传导和蒸汽机效能的一种方法。
但它最终能够解释科学史上重大的奥秘之一。
为什么过去和未来之间存在差异?
热力学第二定律说,万物都从有序趋向无序。
这意味着过去和未来是有差异的。
在过去,宇宙更为有序;
而未来,宇宙将会更加失序。
这意味着时间流逝是有方向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将“时间之箭”这一概念引入了科学领域。
在宇宙中,“时间之箭”已经持续了近140亿年,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为这意味着,恒星不可能永远发光。
包括我们太阳系中心的那颗恒星亦是如此...
即使在其生命终结之际,太阳不会简单地逐渐消失。
当开始燃烧殆尽时,它的核心将会坍塌,由此产生的额外热量将导致其外层膨胀。
在大约10亿年的时间里,这将对我们脆弱的世界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渐渐地,地球将变得越来越热。
因此,地球的好日子终有到头的时候。
但最终这个星球上所有生命的存在都将变得不可能。
生命消失很久之后,太阳将会变得如此巨大,它将充满整个地平线。
它将变成一个红巨星。
我们的星球不太可能幸存到这一时刻。
倘若能幸存,也将仅仅是一个烤焦的荒芜的岩石,来见证我们的恒星最后的垂死挣扎。
在60亿年后,太阳将会爆炸。
在太空中迸发出大量的气体和尘埃,形成一个巨大的星云。
而它的核心将变成一个微弱发光余烬。
那便是我们曾经壮丽的太阳所残留的一切。
它将比现在的地球还要小。
体积不及现今的百万分之一,而亮度与现在相比更是微不足道。
我们的太阳将变成一颗白矮星。
由于没有燃料可供燃烧,白矮星的微弱光芒来自其熄灭星体的最后余热。
太阳这时就灭亡了。
它的残留物将在极寒冷的广袤太空中渐渐冷却。
从现在地球所在位置看,它将只能发出相当于晴夜里满月的光亮。
太阳的命运和所有恒星的命运一样。
总有一天,它们最终都会消亡,宇宙将会陷入永无止境的黑暗之中。
这就是时间之箭最深刻的后果。
因为我们居住的这个结构化的宇宙,及其所有的奇观 - 恒星,行星和星系 - 都不能永远存在下去。
宇宙终将逐渐消亡。
首先将是生星时代(the Stelliferous Era)的终结
星光岁月的终结。
最大的恒星将会最先消失,剧烈地坍塌变成黑洞。
就在它们形成后的几百万年。
但在它们消失很久之后,只有一种恒星将留存下来。
从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到离我们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
它距离我们仅4.2光年。
但在这张照片中,它与更遥远的恒星相比并不突出,原因是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异常微小。
它是一种被称为红矮星的恒星。
它只相当于太阳质量的大约11-12%。
但在我们看来,它所发出的光亮仅相当于太阳的一万八千(18,000)分之一。
但红矮星确实有一个优势,优于比它更明亮和更壮丽的恒星。
那是因为它们太小了,它们燃烧核燃料的速度极其缓慢,所以它们有数万亿年的寿命。
那意味着,像比邻星这样的恒星,将会是宇宙中最后存留的恒星。
如果我们人类能幸存到宇宙遥远的未来,可以想象我们遥远的后代,围绕红矮星建立他们的文明,从那些最后逐渐消亡的恒星余烬中获取能量,就如同我们的祖先在寒冷的冬夜簇拥着篝火取暖一样。
比邻星燃烧如此缓慢,是因为它的体积和引力都小,这意味着与较大的恒星相比,它的核心所承受的压力低得多。
这也意味着它的内部不断地翻腾,搅动表面形成火焰风暴。
即使它燃烧得如此缓慢微弱,爆炸性的耀斑活动几乎持续不断地发生。
但比邻星终将会消亡。
如同我们的太阳,它也会变成一颗白矮星。
随着星光时代(the Age of Starlight)的结束,除了宇宙中最暗淡的闪烁外,其他一切都将消失于黑暗。
黑暗的虚空遍布着死亡恒星和黑洞,白矮星的微弱光芒将是仅有的光亮。
到那时,宇宙将达100万亿年历史。
然而,即使到现在,其生命的绝大部分尚未开始...
参考:
BBC, WONDERS OF THE UNIVERSE 等
后一篇:▼ 从纳米比亚的骷髅海岸 看宇宙的终极命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97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