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领风云 挺立潮头时
—— “产业项目建设看隆回”系列报道之一
△隆回高铁站。 赵风梅 摄
前 言
项目热则经济兴,经济兴则县域强。
2018年是隆回的“产业项目建设年”。在这一年,完成项目新入库200个,其中可研60个。新建、续建重点建设项目99个,概算总投资312亿元,年度新增投资95亿元。
这份光鲜的数据来之不易,也证实了项目建设正是隆回发展的“龙骨”。
2019年则是隆回的“项目落地年”。行稳致远的项目,将成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强力支撑。
隆回探寻全新动力,有为无畏,蹄疾而步稳。上半年,该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7亿元,同比增长24.6%,增速全市第一。
审时度势,产业项目建设风生水起,园区提档升级,新动能势猛劲足。
产业造势,大招商,招大商,成为承接投资兴业的主战场,500强企业纷纷慕名而来。
赧水扬波,奔腾不息,隆回这片热土,注定将再次被瞩望。
今起本报推出《产业项目建设看隆回》系列报道,展示隆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时代风采,敬请关注。
柏 润 罗佳成 曹良海
一座既不沿海、又不沿边的传统工业城市,如何实现“开放崛起”“加速赶超”?
“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来推动项目落地,坚持‘一个项目、一个责任领导、一个工作队、一揽子抓到底’的决心,直到项目落地开花。”迎着夏日热浪,隆回县委书记王永红引领智慧隆回人以改革创新的昂扬姿态,唱响2019年主旋律。
“一进入这里,是否感觉香气扑鼻,大家看下我身后的发酵机正在进行紧张地作业。现阶段整个园区都在满负荷生产。”湖南盛世丰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夏亦中告诉我们,金银花产业的发展得益于隆回县大健康科技产业园项目的拉动。该公司每年可加工金银花3000吨,年产值近5亿元。
筑“巢”引“凤”,凤来栖。“巢”搭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凤”安得稳不稳。该县以优良的环境推动产业布局:依托金银花特色资源在城南食品工业园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区、在城东南工业园主园区设立综合产业园区、在城西石门片区设立以产业扶贫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园区。以盛世丰花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区等六个产业定位明确的功能区已经初具规模,发展后劲看好。
招大引强,强遇强。当优秀的企业遇到给力的政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去年年底,坐落在隆回高新区的祥佳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这个投资3亿元的大项目从引进到投产仅用88天,创造了“隆回标杆”。该县在项目前期,实行两个“带代”,带领他们办,企业如果对前期工作不熟悉,就直接代办。该县把招商目光紧盯北上广,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等,着力吸引技术新、市场广、前景好、税收高且具有带动效应的项目集聚高新区。截至目前,香港永京集团、红星美凯龙等知名企业已落户隆回。
“失去一个项目,很可能错过一次机遇;错过一次机遇,很可能耽误一个时期。” 王永红就是秉承这一理念聚精会神抓项目建设,要求各部门全员参与项目建设协调调度机制,到项目一线、到建设工地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切向着项目看,一切围绕项目转。经济发展的根基在产业,发展产业关键靠项目。
排忧解难,难不难。“企业只要选地,政府负责征拆”、“对入园项目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及行政事业服务性收费全免”、“对工业用气、用电、用水收费一律优惠”、“对企业提出的合理请求,能在现场解决的不在会场解决”、“企业‘招工难’,贫困户来上阵”……该县以优质服务帮扶产业发展,企业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今年,隆回重点项目计划分产业项目和非产业项目两大类,共130个项目,年度计划总投资100亿元。
不到隆回,感受不到这里项目发展的滚滚热潮;不到隆回,感受不到这里展现的无穷魅力。
新时代的隆回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项目发展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授权:0731-84326133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张佳伟]
[来源:湖南日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3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