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喜马拉雅APP管清友的精品课《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的投资课》
编辑|何嫱
大文娱的需求来自于人类最本能的荷尔蒙,要搞懂这个行业的逻辑就必须理解荷尔蒙经济学:人们有自由选择正向或者负向精神状态、生活方式的权利。我们已经看到了王者荣耀和战狼2的奇迹,未来大文娱产业还有更广阔的前景,这是时代背景所决定的。
未来大文娱产业的发展背景
第一个背景是史无前例的消费升级。从国际经验来看,各国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之后都经历了一个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国现在人均GDP接近9000美元,也必然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中国的新中产阶级据说有两到三亿人,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娱消费群体。
第二个背景是史无前例的经济金融周期。中国经济进入“减速提质”阶段,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口红效应”,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经济现象,就是经济萧条的时候低质易耗品卖的更好,文娱消费的需求会出现明显提升。
很多优秀的电影作品都诞生在大萧条时期或者经济萧条时期,我们熟知的卓别林、奥黛丽·赫本都产生在美国大萧条时期,我们熟悉的迈克尔·杰克逊产生在8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滞胀时期。
第三个背景是快速迭代。互联网时代的潮流来去匆匆,从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通讯方式、语音方式、互动方式都在发生迅猛而深刻的变化。互联网的产品迭代也导致我们今天看到风口特别多,以至于猪都不够用了,“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已经成为普世的焦虑。
第四个背景是日益扩大的代际鸿沟。大文娱服务的客群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态,这也是大文娱细分市场的一种表现。十年前玩游戏还叫网瘾,十年后这一代人没有不玩游戏的。
90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是和电脑一起成长的,他们在网络世界有更强的社交需求、寻找温暖的需求。90后的消费就更注重互动和情感表达,他们对喜欢的主播和视频制作者进行打赏,也会为喜欢的游戏不断充值氪金。
另一点是市场在细化,这年头只要命中了观众的核心需求,不管观众有多小众,只要有好作品和好渠道,就绝对有市场。电影也是如此,越来越多的文艺片,一些很小众的电影反而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比如《无问西东》、《二十二》。
从具体形态来看,大文娱行业包罗万象,涉及到游戏、电竞、电影、电视、营销、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收藏等等,涉及到的领域太多了,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大文娱产业的五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满足型消费。中国的人口基数大,人群分布复杂,满足性消费可挖掘的价值空间是很大;比如“小镇青年”,不管是《前任三》还是快手、抖音,抓住小镇青年,引流融资根本不是难题;又比如日渐崛起的女性消费市场,都有很强的需求。
第二个层次,改善型消费。这种消费往往伴随着重要的技术革新和革命级应用产品出现,一款产品出来后,可能大家的互动方式又将进一步被更新迭代。比如改善社交体验的微信。
第三个层次,提升型消费。现在我们看到很多知识付费平台、知识IP的付费社群,基本上是满足了人们提升自我的需求。随着知识付费行业的崛起,产品越来越丰富,消费者也变得越来越挑剔,对干货、精品内容的需求越来越大。
第四个层次,炫耀型消费。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都可以有炫耀型消费。在虚拟世界,我们看到有人疯狂打赏主播,为的就是享受独家定制的刷屏。在现实世界,我们看到有人和明星名人合影都成了产业,微商花个几十万也可以和奥巴马合影。
第五个层次,自我实现型的消费。比如高层次的体育竞赛、艺术收藏、做慈善和做环保、公益,都不是传统的刚需,为的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如何把握大文娱的投资机会?
第一点是跨界。跨界是用不同的或者用其他行业的思维去做另外的行业,使用新的理念、新的激励、新的方式来做文娱。既是产业+金融的整合,也是产业+互联网、产业+大数据的整合。
第二点是垂直。深耕某一个领域,有鲜明的界定和专业特质,成功才能像滚雪球,越滚越大。比如徐峥的囧系列,开心麻花的喜剧电影。
第三点是精准。要把握住客群,我们未来目标客群的痛点。
第四点是矩阵。内容和IP的持续性是困扰文娱行业的一个难题,解决方法是建立IP矩阵。不管是文化知识产品还是影视娱乐产品,都需要多个IP进行联动互补,一方面可以团队力量增强内容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投资的风险,东方不亮西方亮。
以上从荷尔蒙经济学的角度,讲了大文娱产业的四个背景、五个层次和四个关键点,希望能帮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个产业。
关于主播:
管清友,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投资是撬动人生的支点。管清友帮你掌握投资逻辑,理解投资本质。让你在面对虚假机会时,不跟风不盲从;在面对真正机会时,不犹豫不错过。管清友将用40周的时间,帮你解决三个问题,掌握一个方法论。
关于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是中国领先的音频分享平台和独角兽企业,占据 73%市场份额,总用户超过 5.3 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2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