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要二胎真的会对大宝有影响吗?

要二胎真的会对大宝有影响吗?

琳琳的儿子4岁了,上了幼儿园之后逐渐让父母省心。家里的老人都劝琳琳两口子赶紧再要个一个,琳琳和爱人十分动摇:很想一儿一女凑成“好”,双子家庭以后孩子照顾其老人也不会过于吃力。但看多了网上因为照顾小宝忽略大宝的故事又觉得怪心疼的:再有一个小宝贝,我会不会因此忽略大儿子的感受?大儿子会不会因此觉得寂寞和痛苦,觉得爸爸妈妈不爱他了?

琳琳和丈夫陷入了深深的纠结。那么有兄弟姐妹的家庭环境是否会对儿童成长产生影响?

一、二胎家庭即将面临的问题

“它是我的!”

“不,是我的!”

“是我先玩的!”

这可能是有多个孩子家庭的常见场面。就想逢年过节,亲戚们聚在一起孩子多了就免不了因为一点小事引起争执。但同时,更少不了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学习的美好画面。

如果你有弟弟或者妹妹,你就知道你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你即将拥有的最持久的关系。兄弟姐妹间有共同的根,出生后就相互认识,接受或者拒绝相同父母的价值观,与相识的任何一其他人相比,他们都更坦诚。

兄弟姐妹的关系自家庭内新婴儿的出生开始就已经存在了,并且在整个儿童期一直持续发展,喜忧参半。

1. 孩子之间的争执

家庭中兄弟姐妹的数量以及他们的生活空间、出生顺序、性别等都决定着他们的角色关系。非工业化社会中,更多的兄弟姐妹可以帮助家庭分担家务,并且为老年人提供帮助。而在工业化社会中,家里兄弟姐妹的数量较少,年龄差距也更大,所以父母可能会在每一个孩子身上投入更多的资源和注意力,而这就有可能引发兄弟姐妹间的争执。对玩具的争夺、对食物的争夺,其间还少不了各种打打闹闹。

有时候在父母的劝说之后,还会出现“妈妈偏心妹妹”这样的对话。从小长到大,家里似乎永远少不了孩子们之间的争吵。不仅孩子觉得累,父母听着更是糟心。

然而,同胞关系也可以成为联系冲突解决的实验室。兄弟姐妹在吵架之后需要解决矛盾,重归于好,因为他们知道彼此每天都要见面。并且,他们也会明白,表达愤怒不会结束彼此之间的关系。所以或许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可以更早地学会如何解决冲突,与人交往。

2. 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拥有兄弟姐妹的孩子,要多一个人来分享家里的物质,以及父母的爱。那么就可能造成两种结果。如果引导合理,孩子将会变得更加懂得照顾别人,不自私自利。然而,要是走向另一个方向,孩子就会变得偏激。

比如,大宝会开始嫉妒二宝受到的更多关注与关怀,以及爸爸妈妈无数次告诉自己的“你要让着弟弟/妹妹”。如果不正确引导,他就会变成一个容易嫉妒别人,总是想要得到最好的东西的人。偏激一点的话,孩子甚至可能产生想要去伤害另一个孩子的心理,因为他“抢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或者他会用伤害自己,让自己生病的方式来夺取家长的关爱或是发泄自己的情感。

而二宝如果被宠爱过度,就会变得过于自我。他可能会把父母和哥哥姐姐的爱看作理所应当,然后在家庭外也拥有同样的心理。比如他可能会在社会上用各种方法,不顾后果地争取自己想要的,成为一个被“惯坏”的孩子。

但是如果引导得好,拥有良好的手足关系,孩子就会受益终身。由于彼此相处的时间最长,孩子在童年期拥有的深刻回忆会让他们变得富有情感和责任感。成年以后,彼此相处时间变少,于是手足关系会在中年趋于稳定,并延续终身。

同时,好的手足关系也为孩子的社交能力提供发展的绝佳机会。由于兄弟姐妹间每天都在交流,并共享同一家庭规则,因此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展现出与其他环境不同的社交能力。有很多研究都表明,孩子能从和兄弟姐妹的社会交往中学习到社会认知技巧,展现出亲社会而非反社会的一面,包括如何解决冲突、换位思考、提供感情支持、以及调节情绪等。

由此看来,有二胎的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好有坏。家长不能将其过度美化,也不能一味地害怕。要想孩子健康成长,还需要家长的努力。

二、如何实现快乐二胎家庭

1. 引导长子

儿童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迎接弟弟妹妹的到来。为了争夺母亲的注意,一些儿童吸吮拇指、尿湿裤子或者是故意模仿婴儿说话;有些儿童还建议把婴儿送回医院或者从厕所里冲走;当然,也有一些儿童为成为老大而感到骄傲,他们能够自己穿衣服、使用便壶,而且会帮助照顾更小的孩子。

儿童对新生儿的适应与年龄、亲子关系质量以及家庭氛围有关。毋庸置疑,亲子依恋中经常会出现短暂的不安感。

母亲对待长子的方式当然会伴随新生儿的出现而改变,并且会持续到新生儿适应环境为止。比如,母亲和年长的儿童玩耍的时间会减少,对他们的兴趣变得没有之前敏感,以及可能给他们更多的命令、更多的对抗、身体上的惩罚、更少的谈话等。因此,特别如果是一个年长的男孩,孩子可能会表现出短暂的问题行为。

然而,新生儿的到来也会带来积极的一面。这通常会有助于年长儿童的语言发展,可能是由于与之前相比,儿童和父亲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谈话增多。

所以当家里有新生儿出生时,家长一定要刻意地多去照顾长子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与孩子多沟通是最重要的。父母需要告诉他弟弟妹妹对他们同样重要,以及不论生活中改变了什么,爸爸妈妈也不会减少对他们的爱。

2. 教导孩子如何相处

年龄小的儿童常常与姐姐哥哥建立依恋。虽然存在竞争,但是也存在感情。随着婴儿开始四处走动和变得更加自信,他们就有可能和兄弟姐妹之间出现矛盾。而他们会在各种活动中逐渐意识到他人的意图和感受。他们慢慢知道什么行为会让哥哥姐姐不安或是愤怒,以及哪些行为是顽皮还是好的。

随着认知和社会理解的发展,兄弟姐妹之间的冲突一般会变得更具有建设性,也会有孩子尝试和解。有建设性的冲突帮助儿童看到他人的需要、愿望和观点,帮助他们在一个安全稳固的关系氛围中学习如何反抗、反对或者妥协。

作为家长,就应当担当起引导孩子做出正确选择的角色。需要教导大一点的孩子学会照顾自己,照顾弟弟妹妹。做年龄更小的孩子也不应当把别人的关怀看作理所当然,而也要以自己的方式向哥哥姐姐表达自己的爱。

告诉孩子,如果出现了矛盾也不能冲动,要心平气和地解决。如果解决不了来找父母,那么父母也应当公平处理,而不是偏袒某一方,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3. 父母的平等对待

当然,家长不能指望孩子们完全自我调节,接受拥有兄弟姐妹所带来的一切不同感受。最不应当的就是要求孩子接受父母的不公。

如果做了决定要生二胎,家长就一定不能偏袒某一方,因为这是导致兄弟姐妹之间产生冲突,甚至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很重要的原因。所以父母一定要对孩子一视同仁,不能因为认为需要照顾年纪更小的孩子就忽略了长子的需求。比如,不是幼子就可以霸占玩具或者父母的注意力,相应地,也不是年纪更大的孩子就永远都要谦让弟弟妹妹。这对他们是极不公平的。

要想孩子心理健康,父母就应该做好榜样,不给孩子留下产生嫉妒、自卑心理的机会。

由此来看,是否有兄弟姐妹,孩子都需要大人的引导。不论是和兄弟姐妹,还是其他同伴在一起,只有学会正确的相处方式,孩子才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家长还是应该根据自己家的情况做出是否要二胎的选择,而做出选择之后就要对孩子负责,不要因为错误的教育方式而让孩子受到伤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9608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