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育儿之我见:中国式家庭教育最可怕的三个鸟窝模式

育儿之我见:中国式家庭教育最可怕的三个鸟窝模式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我有三个很要好的朋友,他们和我都是高中同学,高中时就是很要好的朋友,到了今天,还时常出来小聚一下,平时他们也喜欢单独约我出来聊聊天,也许是我很善于倾听,又或者是像他们嘴里说的,和我在一起,会感觉生活好像也不是那么糟糕。

他们三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经医院确诊,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其中两个甚至要靠药物,才能正常睡眠。

他们的职业,一个是某知名医科大学毕业的医生,一个在某国有企业里工作,一个在家里待业。因为经常找我谈心,加上高中的时候经常互相串门,我对他们三人的家庭情况非常了解,有趣的是,他们三个家庭的教育模式各不相同,但却是当下中国失败的家庭教育里面非常典型的例子。

一次我们一起吃饭,我和他们开了个玩笑说:如果用一个鸟窝来比喻你们的家庭,你们觉得你们的鸟窝是什么样的?

第一个开口的是那个在家待业的朋友,他是这么形容他的鸟窝的:"这个鸟窝里面的大鸟对小鸟特别的好,可以说是照顾的无微不至,小鸟只要张开嘴,就有食物送到嘴里,慢慢的小鸟长大了,它看到和它差不多大的小鸟,在父母的示范下,一个个都学会了飞行,它也想学习飞行,但是它的父母怕它出去以后遇到危险,所以坚决不同意,就这样父母还像照顾幼鸟时一样,当它饿了张嘴时,就把食物送到它嘴里,后来这只小鸟的父母都老了,飞不动了,它们觉得自己的孩子该自己出去独立生存了,但是它们却忽然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错过了锻炼飞行最好的时期,翅膀已经退化,无法再飞了,更可怕的是,孩子也失去了想要飞行的愿望以及出去独立生活的勇气,它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它的父母现在终于意识到,如果现在把小鸟赶出鸟窝,那它不是摔死就是饿死,没有办法,于是它的父母只能拖着年迈的身体继续外出找食物来养活它。"

我们平时偶尔会用"妈宝男"这个词来跟这个朋友开玩笑,但是听完他的故事后,我们都沉默了许久,以后也再没对他用过这个词,试想,我要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能比他好到哪去呢?

第二个说话的是那个在国有企业里工作的朋友,他是这么来形容他的鸟窝的:"小鸟的父母从小对小鸟的期望就很高,它们教小鸟要树立很高的目标,哪怕能力不及,也不能降低标准,如果达到了,那就要建立更高的目标,不能停下脚步,只有这样才能成功,于是小鸟从小就向着一个个目标努力前进,它从独立猎食小虫子开始,然后大一点的虫子,更大一点的虫子,直到有一天,它的目标已经大到它吞不下去了,但是它的父母没有教过它"放弃"这个词,因此它终日因为无法实现目标而痛苦,这时候小鸟的父母也发现了不对,它们告诉小鸟,它们已经生活的非常好了,不需要再去追逐它的目标了,但是小鸟已经习惯达成一个又一个目标,没有了目标它会失去继续生活的动力,达不到目标又会让它痛苦不已,从此小鸟就生活在这样的矛盾之中,整天的抱怨生活的不公,抱怨自己的无能。"

这个朋友家庭条件很好,而且事业有成,我们常开玩笑说他不用再努力了,收收租够后半辈子花天酒地了,但是他却从来没有知足的时候,以至于连睡觉都要靠吃药。直到今天他讲了这个故事,我们才知道,他这种只知进不知退的怪癖是从小就养成的。

到我这第三个朋友了,他的故事是这样的:"这个鸟窝的小鸟从出生开始,仿佛命运就被决定了,小鸟的父母非常强势,它们告诉小鸟,什么样的虫子是最好吃的,最有营养,最安全的,然后监督着小鸟只准吃这种虫子,小鸟对其它虫子产生兴趣,那是绝对不允许的,会受到严厉的责罚,所以小鸟只敢吃父母选择的虫子,其实小鸟也偷偷吃过其它虫子,它有自己喜欢吃的虫子,但是为了自己的父母能够高兴,所以它没有选择,后来小鸟长大了,它渐渐感到麻木,它认为世上任何事都和眼前的虫子一样无味,但是为了父母,还得吃。"

我这朋友是个医生,实际上他全家都是医生,父亲是小有名气的中医,母亲是大医院的外科医生,他现在也在医院做医生,每天就诊的人都排着长队,看上去生活好像很美好,很充实,但是只有我们这些铁哥们知道他以前吸过毒、轻过生。记得高中的时候,他曾告诉我,他很喜欢编程......

三个朋友的故事讲完了,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正在建造自己的鸟窝,希望能避开上面的三种鸟窝模式,如果也让你用一个鸟窝来比喻自己的家庭,你的故事,又会是怎样的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4554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