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不但是传统饮食文化,同时,由于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营养素,对于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喝茶也有助防老,具养生保健功能,每天喝三两杯茶可起到防老的作用。 茶有提神醒脑,上清头、下气消食、醒酒解腻、生津止渴、益气力、坚固牙齿等多种作用。 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喝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喝茶。一般来说,每天1-2次,每次3-5克、400毫升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 虽然多喝茶水可使人兴奋,有强心、利尿、收敛、杀菌、消炎等作用,长期喝茶水,能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等,但是,喝茶也有讲究也有利弊。饭后一杯茶,酒后一杯茶,人们常常都会这样。其实酒后喝茶伤肾,
对心脏也不利,不能用喝茶来解酒,此外,饮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喝茶的禁忌
1.忌过量饮茶: 茶叶中含有一种微量元素氟,就是很多牙膏中含有的成份,氟这种元素,虽然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之一,但是生理需要为每天1~1.5毫克。然而茶叶含氟量比其他食品的含量要高10倍,甚至数百倍,摄入量超过安全数字的规定范围,那么会引起蓄积中毒。
2.忌空腹喝茶: 空腹喝茶,茶性入肺,伤脾胃。饭前空腹喝茶,茶水冲淡唾液胃液,使人吃饭无味,消化器官吸收蛋白质的功能下降。
3.忌饭后喝茶: 茶里所含鞣酸,与食物里的蛋白质合成鞣酸蛋白质而凝固沉淀,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4.忌睡前喝茶 : 茶叶中所含茶碱等成份,有强心,兴奋神经,促进心脏机能亢进的作用,睡前喝茶会引起失眠。
5.忌喝浓茶: 茶越浓,茶碱和鞣酸就含量越高,过量的茶碱会过度的兴奋脊髓反射中枢,而影响肾脏正常功能,并影响睡眠。过量的鞣酸会与胃中的残留蛋白质结合,影响吸收。老年人和浓茶容易引起便秘 。
6.忌喝隔夜茶: 茶水放太久,茶水中的维生素就慢慢消失,茶水中多酚类等就会分解,茶水变色发馊,就会产生有害身体物质。另外剩茶里的蛋白质,糖类是细菌,霉菌繁殖的养料隔夜茶容易滋生细菌,危害身体。
7.忌嚼食茶叶: 茶叶在炒制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致癌物质-苯并芘。这种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而且茶叶中的含量很少,所以喝茶并没啥危险。但是喝茶时,尤其是茶叶没有泡开,浮在水面上时,就把茶叶嚼食下去,这时的茶叶就有可能超过苯并芘的安全量(1.5毫克),有致癌的危险。所以喝茶时,最好不要嚼食茶叶。
8.茶里忌加白糖: 喝茶的目的是借助茶叶的苦味刺激消化腺,促使消化液分泌,增强消化机能,清热解毒,加白糖会抑制这种功效。
不宜喝茶的人群
1)缺铁性贫血者:茶中的鞣酸会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使贫血加重。 茶中的咖啡因能使人兴奋,引起基础代谢增高,加重失眠。
2) 神经衰弱者
3) 动性胃溃疡患者:咖啡因刺激胃液分泌,加重病情,影响溃疡愈合。
4) 泌尿系结石者:茶中的草酸会导致结石增多。
5) 肝功能不良者:咖啡因绝大部分经肝脏代谢,肝功能不良的人饮茶将增加肝脏负担。
6)便秘者:鞣发有收敛作用,能减弱肠管蠕动,加重便秘。
7) 哺乳期妇女:咖啡因可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使婴儿发生肠痉挛,贫血,还会影响孩子的睡眠。
8) 心脏病者:饮茶过多,会使心跳加快,有的还可出现心律不齐。
9)孕妇:饮茶过多,会使婴儿瘦小体弱。
10) 醉酒者:酒精对心血管刺激很大,茶水因可使心跳加快,两者一起发挥作用,对心脏功能欠佳者,十分危险。
你会泡一壶好茶吗?原来泡茶也是有讲究的。
水烧开后要凉一凉,不要马上泡茶,以70~80度为宜,水温太高时茶叶中的维生素C和P就会被破坏,还会分解出过多的鞣酸和芳香物质,因而造成茶偏于苦涩,大大减低茶的滋养保健效果,茶叶更不能煮着喝。
泡茶的要点
1.忌用旧水泡茶: 泡茶的水应该现喝现烧,因为其中溶解的氧气可以增进茶汤的风味。放得过久的水,溶氧都被驱出,就会使沏出的茶汤变味。
2.忌浸泡时间太久: 浸泡时间一般为3~5分钟即可。这时茶汤清香柔和。浸渍过久就会苦涩。浸泡结束时可用细滤网去茶叶,或者取出茶袋。
3.忌冲泡次数多: 茶中的微量元素会在最后泡出,对人体有害。据有关实验,头道茶含有水浸出物总量50%,二道茶汤中含有可浸出物30%,三道茶汤中为10%,而四道茶汤只含有1%~3%,再继续冲泡,有害物质就开始浸出。
4.忌用金属器皿泡茶: 茶多酚与金属反应可产生金属味。如欲变换口味,还可以加些薄荷,果汁,蜂蜜等。加数滴牛奶可减少茶汤的涩味。
5.忌用保温杯泡茶: 很多人喜欢用保温杯泡茶,因为这样既能喝到热腾腾的茶又能暖身。其实茶叶长时间浸泡在高温,恒温的水中,就如同用文火煎煮一般。这样茶中的维生素就会被大量的破坏,茶叶苦涩,有害物质增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17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