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暑期孩子沉迷手机电脑怎么办? 聪明的家长这样做...(送20积分)

暑期孩子沉迷手机电脑怎么办? 聪明的家长这样做...(送20积分)

“妈妈我想玩手机”

“妈妈iPad在哪里”

……

每逢放暑假,很多家长就反映,孩子在家对自己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几句话。

“玩具也不玩了,新买的课外书一页没看过,出去旅游也是整天吵着要手机、iPad!放暑假了,因为我上班,爷爷奶奶太惯着他,平时会把手机等电子设备直接丢给他玩,现在都上瘾了!”家长群一位宝妈抱怨着说。

的确,很多孩子会因为放假松懈,沉迷于手机、iPad等网络世界无法自拔,导致假期前后的习惯、成绩形成鲜明对比。

孩子一碰手机就不撒手?

孩子一刷iPad就不转睛?

孩子一玩电脑就一整天?

“网瘾”问题,时刻困扰着家长们!

家长们该怎么办?

不妨试试这几招!

1

给手机增加“负面影响”

针对孩子沉迷手机这个普遍性的难题,有的家长选择不给手机、强制没收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事实上并没有效果。

因为孩子从心里知道:手机好玩,我要玩手机!

如果手机没那么好玩呢?

曾有一位妈妈分享过她的防治方法:把玩手机变成作业的一种!

她准许孩子玩手机,唯一的条件是:每玩半个小时手机,就要练一张字,每多玩半个小时,增加一张。刚开始孩子孩觉得没问题,放心大胆玩手机,觉得练字是小事一件,但过了两天就有点吃不消了。

每想要玩手机,就想起要练字一张,想想都觉得好累啊!

当孩子从心理上认为“玩手机=练字”的时候,他就自然而然不会觉得玩手机有意思了。

2

陪孩子一起使用

有研究指出,在使用电子产品时,家长高质量的陪伴和沟通,再加上妥善的时间管理,能够有效地避免孩子电子产品成瘾。

所以,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孩子选择那些画质精美、情节健康、最好是包含生活或科学知识的游戏或节目。

和孩子一起观看,讨论,引导他们发散思维,“如果是你会怎么做?”“这个实验真有意思,待会我们也试一试。”

3

与孩子约法三章

实践证明,事先的约定比事后的惩罚效果更好也更容易实施,给大家提供一位妈妈针对孩子沉迷手机,想到的好办法,就是跟孩子“约法三章”:玩游戏可以,但要约定时间和规则,一旦违反,要承担违约责任。通过这种方法,没有任何一方会输,可以称之为“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办法。

但很多家长表示:我们已经跟孩子约法三章了,为什么还是没有效果呢?

各位家长朋友,你们是不是忽视了以下的注意要点呢!

要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行为

比如:一天玩手机不能超过1个小时,玩手机必须是在完成作业以后。目标要具体、明确,便于测量。要清楚地说明孩子完成约定可以得到什么,和没有完成约定将失去什么。

在此过程中,要少说“不”,多说“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约定,可以去看一场电影”,而不要说“如果你没有完成约定,就不能看电影”。两个说法意思虽然相同,但如果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标的可能性就更大。

要把约定书面化,并张贴在家里的显眼处

当孩子完成了约定,哪怕是阶段性的约定时,父母都要及时给与鼓励。当孩子没有完成约定,需要承担的违约责任也绝对要承担。如果不追究违约责任,约定就没有丝毫约束力了。

要注重“约”字

在达成约定的过程中,要尽量吸取孩子的意见。千万不能把“约定”变成父母单方向的“命令”。

任何时候,家庭教育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就,都必须建立在无条件地爱孩子、尊重孩子和信任孩子的基础上。

4

丰富孩子的假期生活

家长们可以尽量多陪陪孩子,亲子阅读、做手工游戏或者一起出去运动。周末的时候,带孩子去郊外游玩,亲近自然,用亲子活动替代电子产品。

孩子最希望的就是得到爸妈的关注,当他们从亲子游戏中获得快乐和满足,就不会吵着要玩电子产品了。

如果工作时间不方便陪伴孩子,也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可以集体游戏的玩具,鼓励他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不仅可以冲淡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还能锻炼社交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中山市妇联编辑

来源:中国教育报、人教教材培训、带娃趣旅行

往期精选(点击前往查看↓)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050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