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卖烧饼”的故事讲透中国股市
有一个市场,有两个人在卖烧饼,有且只有两个人,我们称他们为烧饼甲、烧饼乙。
他们的烧饼价格没有物价局监管,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钱就可以保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价值),并且他们的烧饼数量一样多。
这段时间,他们生意很不好,一个买烧饼的人都没有,甲说:“好无聊”,乙说:“我也好无聊”,此时看故事的你们也说:好无聊。
这个时候的市场,我们就称之为不活跃!
为了让大家不无聊,甲乙决定玩一个游戏。于是,真正的故事开始了。
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两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两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三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于是在整个市场的人看来(包括看故事的你)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小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
一个小时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00元一个,他更惊讶了。
又过了一个小时,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20元一个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因为他是个投资兼投机家,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上还有上升空间,并且有人给出了超过200元的“目标价”。在股票市场中,路人丙就是股民,给出目标价的人被称作研究员。
在烧饼甲、烧饼乙和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的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但是很奇怪:所有人都没有亏钱。
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见,甲和乙谁手上的烧饼少,即谁的资产少,谁就真正的赚钱了。参与购买的人,谁手上没烧饼了,谁就真正赚钱了!而且卖了的人都很后悔——因为烧饼价格还在飞快地涨。
那到底谁亏了钱呢?
答案是:谁也没有亏钱,因为很多出高价购买烧饼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认的优质等值资产,也就是烧饼。而烧饼显然比现金好,现金存进银行而获得的利息太少了,根本比不上价格飞涨的烧饼,甚至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烧饼供不应求,可不可以买烧饼啊?
于是出有人问了: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
当然不是。那哪一天大家会亏钱呢?
比如市场上来了个物价部门,他认为烧饼的定价应该是每个一元——监管出现
也可能是市场出现了很多做烧饼的,而且价格就是每个一元——同样题材的股票出现。
或者市场出现了很多可供玩这种游戏的商品——不同的发行商出现。
亦或是大家突然发现这不过是个烧饼!——价值发现
也许是没有人再愿意玩互相买卖的游戏了!——真相大白
然而,如果有一天,任何一个假设出现了,那么这一天,有烧饼的人就亏钱了!那谁赚了钱?就是最少占有资产,也就是烧饼买的最少的人。
这个卖烧饼的故事非常简单,人人都觉得高价买烧饼的人是傻瓜,但当我们再回首看看我们所在的证券市场,这个市场的某些所谓的资产重估、资产注入何尝不是如此?在ROE高企,资产在高溢价下的资产注入,和卖烧饼的原理其实一样,最终谁最少地占有资产,谁就是赚钱最多的人,谁就是获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投资者,应当理性地看待资产重估和资产注入,看到别人的忽悠要理性对待。面对在高ROE(净资产收益率)下的资产注入,尤其是券商借壳上市、增发购买大股东的资产、增发类的房地产等等资产注入的情况时,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为,你很可能成为一个持有高价烧饼的路人。
小概率中的大概率
很多人都说股市像赌场,对很多人来说股市确实也就是赌场。但在我看来赌场根本不需要“场”,赌徒到哪里赌场就在哪里。哪怕是一副扑克牌、几个石头子儿都可以赌。在股市里要想赌就更容易了,而且各方机构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赌民”精心推出了各种各样的赌具;股票不够玩那就来股指期货,可转债和普通基金不够玩那就来杠杆基金,国内的不够玩那就到国外市场开户。
我经常说:做投资者还是做赌徒,是个自由的选择。股市就是一面镜子:你天天看到的是内幕消息,那么你就会成为消息追逐者;你天天看到的是赌博,那么你就会成为赌徒:你天天看到的是均线指标,那么你就会成为交易者;你天天看到的是企业经营,那么你就会成为投资者。没人规定在股市里一定要如何,自己种下“因”自己收到“果”,如此而已。
投资确实是一个艰难和高壁垒的游戏但它不是真的青面獠牙吃人不吐骨头。一方面我们确实看到很多股民在证券市场中倾注了大量心血依然惨败而归,但另一方面却是市场的少数获利者简单的让人难以置信。
2010年初俄罗斯媒体报道了一则有趣的新闻,有一只名叫鲁莎的大猩猩,从30只股票中挑选出了8只,如果有人据此买入并持有1年,那么这只大猩猩的“投资组合”将带来3倍的回报。就是用这种谁也摸不到门路的投资法,猩猩将俄罗斯国内94%的基金业绩甩在身后。更有趣的是《金融时报》也公布了一项类似的研究,证明大部分经过计算机刺激的猴子在1938~2011年都能战胜股票市场——多么让人敬佩和不可思议的猴子啊!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这些猴子没有知识,没有背景,甚至没有思维,它们所选择的公司基本上是随机乱点的,从这一点来看它们几乎毫无胜算。但它们相比人类也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巨大优势,那就是它们根本没有财富的概念,所以面对股市的波动绝无任何贪婪和恐惧。
我当然不相信在家里养只猩猩并且靠它来扔飞镖就能成为股市赢家,除非有事实证明成千上万只猩猩在任意一个5年间扔飞镖获胜的概率都非常高,否则这不过是一个不具有统计意义的偶然现象而已。但这一现象也说明了,股市里的惨败其实大多数都是“自我折腾”的主动性行为所导致的。
在股市中取得优秀收益的确实永远只是少数人,但这是否真的说明证券投资是个结局完全随机、大家都是在里面拼人品和运气的赌博游戏?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做投资某种意义上说是在寻求超额收益的“小概率事件”。但“概率小”不是因为投资真的毫无规律,完全就像六合彩一样呈现收益的随机波动。而是因为市场里真正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事和愿意坚持做正确的事”的人始终是稀缺的分子。所以只要踏出这一步,你就会发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投资的成功事实上恰恰是某种“大概率事件”!
而且正是因为这个市场中不懂得、不愿意去做正确的事的人太多,这就给了真正觉醒的人更大的机会。就像在一个普通的商业市场中,也许最终的胜出者高度垄断了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其他大部分公司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你不能因为最后只剩下的几个垄断者就说这个行业不赚钱,是赌博。相反,正是因为他们的竞争对手太弱小,所以他们反而可以掠取市场收益的大部分,成为最大的赢家。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市场中大多数的参与者越是不理性,越是缺乏专业知识,越是赌博心态浓厚,这个市场就越是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对此持怀疑态度的朋友不妨看看巴菲特是怎样说的。
“投资者能否取得优异的投资成果,这既取决于你在投资方面付出的努力和拥有的知识,也取决于在你的投资生涯中股市的愚蠢程度有多大。股市的行为越愚蠢,有条不紊的投资者成功的机会越大。遵从格雷厄姆的建议,你就能从股市的愚蠢行为中获利,而不会成为愚蠢行为的参与者。”
——巴菲特在为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作的序言股市中确实充斥着各种愚蠢,对此我们无能为力。但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应该自问一下,自己是愿意成为愚蠢中的一员,还是与愚蠢的行为划清界限并从中笑纳收益呢?
9张思维导图明白中国股市
1、股市导图总纲
2、k线基础
3、均线基础
4、切线基础
5、指标分析
6、选股方法
7、板块轮动
8、统计分析
9、股市中的各色骗局
(注意:导图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图片,这里会被压缩了)
七条操盘法则
交易究竟是什么?就投机者而言,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同时承担一定风险的特殊投资行为,就整个市场而言,是一种风险转移方式。
市场充满了矛盾,矛盾构成了市场价格的涨跌,对市场的认知,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只有市场永远是对的。在市场的矛与盾之中,在对市场认知的对与错之中,寻找一种中庸,一种平衡,不要太偏激,也不要太绝对,适者生存。
目标
不熟悉的品种不做,看不懂的走势不做,变化慢的盘面不做,波动小的盘面不做。技术分析是高度概括、高度抽象的规律总结,面对不同的金融证券市场具有同样的普适性。一个真正的技术交易者,可以面对任何市场的任何图表及时做出远胜于他人的交易行为。
所以不要点太多火头:作为交易者,应该是有多少闲资才做多少,另外还要有多少时间、精力才做多少,如果做许多种商品的买卖,肯定疲于奔命,难以应付。做交易成功的关键和秘诀,只选一个个股做是交易成功的关键。“市场里还有句名言:你不可能吻遍所有的女孩,吻就吻那个最漂亮的”。古往今来的战例表明,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无疑事半功倍。
策略
在市场的博弈中,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没有什么价格会涨到不能买,也没有什么价格会跌倒不必卖。永远不要仅仅因为价格低就做多或者价格高就做空;永远不要去给赔钱的单子加码;永远不要对市场失去耐心。在做任何一次交易前都要有合适的理由,记住,市场永远是对的。在操作中,这两种方式都必须革除,不准套牢,不准摊平,套牢会影响你的操作,而摊平是自己上断头台,但赢利可以不封顶。时刻提醒自己你的风险有多少,但又不要过于在意。
对经典的现像和本质的规律多看、多练、多背是形成专业化条件反射操作本领的关键,这种本领的最终具备是区别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的最明显标志。
趋势
做交易,做的是趋势,而不是价格,等待趋势最终明朗后,再动手也不迟。这样会失去少量的机会,但却赢得了资金的安全。你的目标必须与市场保持一致,顺应市场的趋势。如果你与市场保持一致,利润自会滚滚而来;如果你看错了趋势,就得使用古老而可靠的保护伞——止蚀单,这就是趋势和利润的关系.逆势操作是失败的开始,不应该对抗市场,或尝试击败他,没有必要比市场精明,趋势来时,应之,随之;无趋势时,观之,静之。
交易
交易的最高境界是五无: 无喜、无忧、无惧、无欲、无我,“市场如同浩瀚的大海,你唯一能够信赖的就是你的交易系统、计划。
交易之路本是场学习之路,对每个人而言,失败几乎都是自己造成的,在市场上,你就得把自己的频率改变却追随市场。一定要建立适合你自己的交易系统,无论你被市场掴的鼻青脸肿,你必须重新站起来,再改善你的系统。不要惧怕复杂和繁琐,因为这是你迈向成功、脱离亏损的唯一之途,别无他法。
止损
"做交易如同做小偷,偷得到要跑,偷不到更要跑。" 投机的第一项训练是逃跑,保证存活。
记住,一次意外,足以致命,止损正是杜绝这种意外出现,止损不怕,止损错了也不怕,怕的是不止损。没有止损的习惯,早晚要被淘汰出局,这只是时间问题。学会止损,千万别和亏损谈恋爱,止损远比盈利重要,因为任何时候保本都是第一位的,盈利是第二位的,建立合理的止损原则相当有效,谨慎的止损原则的核心在于不让亏损持续扩大。市场是:“最初的停损点是最小的损失”,从帝国大厦的第一层走到顶楼,要一个小时,但是从楼顶纵身跳下,只要30秒,就可以回到楼底。盯住止损,止损是自己控制的,不考虑利润,因为利润是由市场控制的。
严格贯彻“亏得起多少做多少”的原则,面对亏损,处之泰然,做交易都要具备一个最基本的心态:接受失败,面对亏损,处之泰然。成功,等于小的亏损,加上大大小小的利润,多次累积。不要试图扳平──操作并非一个落后追逐游戏,每个部位都必须站在它的优势之上冷静地承担你的亏损,以绝对的纪律从事下一笔交易,绝对不要加死码,抢顶和抢底要当心。
资金管理
投资首先要保障资本安全,在没有盈利以前尽可能小地承担有限的风险。有了盈利以后用盈利来承担风险。拟定一套资金管理的计划:第一个目标是长期的生存能力;第二个目标是资本的隐定成长;第三个目标是高水平的获利。实际交易中常见的资金运用:
1.满仓交易法;2.倒退增仓交易法;3.激进增仓交易法;4.炒单交易法;5.死抗交易法;6.双向对开仓交易法(俗称锁仓交易法);7.概率交易法;8.套利交易法。
专业高手绝对不羡慕别人偶然的获利,他们更加痛恨自己偶然的成功。他们存在的最重要价值是凭借自己高超的技术功力持续、稳定、长久地从市场获取属于自己的利润,任何偶然或一时的成功对他们来说都不具备意义。
灵活而合理地调度资金、攻击最有潜力的行情、成功要靠程序来保证、持久地占有概率优势、胜率要超过60%、趋势理念最重要、工具好用就行不必刨根问底、克服心理疲惫、贵在从容、敢于胜利。操作规模不要超过你的负荷──你只要专心地好好玩目前的游戏,不要担心赚钱的事。
远离“大多数人”
如果有人问我在股市中怎样才能成功?我可能很难用一句话确切地讲清楚。但如果你问我在股市中怎样才可以确保失败?那我可以很直接地回答:当你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与股市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一样的时候,你就可以确保失败了。
熟悉我的朋友知道,在我的文章中经常出现一个叫“大多数人”的对象。我对他们的重视程度并不会低于各个投资大师们,因为读巴菲特千百遍也未必成得了巴菲特,但读懂股市中注定失败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怎么搞砸的,然后避免他们的共性,至少可以立于不败之地。那么看看下面这些人的特征是否似曾相识呢?
●大多数人总是在捉摸明天的涨跌,希望看透下个月的轮动机会,却从没考虑过长期而言持有什么样的资产或者以什么样的收益率背景下取得一笔好的资产对于自己一生财富的意义。
●大多数人总是用最多的时间来研究最容易变化的东西,比如政策、经济数据、技术指标、专家观点等,却从来没意识到投资中“不变性”的因素其实才是股市获利最重要的因素。
●大多数人总是抱怨指贵或者抄作业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干,却从来不愿意自己翻开书学习或者找找资料做功课。对他们来说,鱼竿、鱼钩和渔网都是废物,他们只想要天上掉下来的鱼。
●大多数人可以忍受被套50%而5年都一动不动却经常在被套5%的时候就焦躁不安了,更不愿意在这时仔细理清楚这笔投资的初始理由和头绪。
●大多数人可以对几十个甚至任何一个股票看上5分钟就夸夸其谈,却从来没有对任何一个企业有哪怕稍微深一点点的研究和分析。
●大多数人总是说“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就是好的”,却没想想这其中的荒谬之处:规律就是规律,只有你顺应不顺应它,哪里有“规律”跟着你的喜好来走的道理?
●大多数人总是在市场最热闹的时侯信心满满并将收益归功于自己的明智,又在市场最低迷的时候绝望悲伤并将亏损归咎于管理等外部因素,却从来不去审视自己真实的分量和档次。
●大多数人既怕亏钱也怕赚钱,亏了惊慌失措,赚了手足无措;同时大多数人既怕空仓也怕满仓,总之市场无论如何总是让他没有自在从容的时侯。
●大多数人总是盯着过去和现在,却不知道更重要的是着眼未来。
●大多数人要么对市场根本不闻不问,从来不关心自己的投资;要么必须天天甚至时时刻刻看着走势图才安心,总之不走极端就不其是“股市玩家”。
●大多数人要么认为投资根本就是一场赌博所以干脆闭眼上拼人品吧;要么就认为一定存在什么百战百胜的葵花宝典甚至数学模型型(不管是技术上的还是怡值上的),并且为此孜孜不倦,却不明白投资其实是科学性(企业分析及市场规律)与艺术性(价值观及对得失把握)的结合和平衡,既不是赌博也没有什么完美的招数。
●大多数人能说出很多个股神、专家的名字和语录甚至生平,却说不出自己买的任何一个企业的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是多少。
●大多数人喜欢传诵各类股市奇谈和传奇故事,喜欢追逐各类神奇的概念和故事,却似乎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种东西叫“常识”。
●大多数人今天羡慕价值投资的好,明天崇拜技术分析的妙,后天又被其他某个新鲜的方法吸引,却从来没明白这个世界本没有十全十美,不懂得失的必然也将患得患失。
●大多数人天天骂股市,但是你跟他说他不是这块料干脆远离股市的时候,他却可能转过头来骂你。
投资大师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曾说:“我想知道我会死在哪里,这样我就永远不去那个地方。“这个有趣的想法确实对投资有很大的启迪。很多时候我们思考更多的是怎样成功,而不是如何避免失败。我们学习了太多站在金字塔顶端的成功人士的传记,却对数量庞大但悄无声息的失败者视若无睹。这有巨大的隐患:成功可能是多种因素的共振并且可能包含了某些偶然性因素,而失败往往具有更多的共性因素和必然性。
所以在股市中,一定要注意“绝大多数人”。他们的行为热度是市场中的一个指针;他们的特点是每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都需要竭力避免的;他们忽略的正是投资者应该重视的;他们难以忍受的正是我们需要坚持的:他们感到舒适快乐的反而是需要警惕的;他们狂热聚集的时候我们远禽:他们黯然神伤并发誓再也不碰股票的时候,千载难逢的投资机会往往就在眼前。
这听起来确实有些残酷,但确实是避免失败的一个有效方法。对于高度符合“绝大多数人”特征的人来说,股市确实是可怕和凶险的。但对于能够认识到这点,并且走出“绝大多数人”行为桎梏的人来说,股市将开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一片天。
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风险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如果你想学习更多操盘技巧,笔者的微信公众号:翁伯然(idn566),探讨交易系统、分享盈利模式,追击热点龙头,干货不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97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