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杨秀清的军事才能是从哪里来的?

杨秀清的军事才能是从哪里来的?

中国历史上,不乏能占善战的“大老粗”,但杨秀清仍然是极为特殊的。

刘邦、朱元璋们,或是从底层做起,积攒了军事经验(朱元璋),或是起兵后找了棵大树靠着,边打边学(刘邦)。但杨秀清不同,他从一起兵,就直接领导三军,并迅速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

那么,杨秀清的这些军事才能从何而来的呢?

好的学习,10%来自书本。20%来自跟身边的人学;70%来自工作中的学习!

没有书本学习,但学习的天地还很广阔列!

“跳大神”的秘笈——情报

提到杨秀清,人们第一反应,一定是那著名的“天父下凡”,装神弄鬼。

其实,翻白眼胡说八道这种事情,谁都会做,但是,要想用这个糊弄人,真的不容易!

跳大神的成败,不在于他的动作标准不标准,也不在于他装的是玉皇大帝还是孙悟空,最重要的是:说的东西要靠谱!

没有情报搜集能力,跳大神,只是一项舞蹈而已。

比如:如果我是个老光棍,你下凡叫我不要打老婆··那就尴尬了!

要把话说靠谱,就需要极强的情报搜集能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情报收集,是军事斗争中至关重要,却也最无法强行恶补的能力!

所以,太平军从起义开始,情报搜集,就部署得井井有条!

清军评价太平军时,说太平军“广置奸细”、“善侦探”。

太平军常常对做各种职业的人以钱财,让他们“上下左右各探四、五百里,限日期回报”。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士,他们穿梭于敌人的营垒城池,本就没有压力,探得的情报十分靠谱!

同时,杨秀清部署的情报搜集,还有一个特点:不只是临时抱拂脚,而是立足长远,情报网撒得非常大!

比如,早在攻南京时,杨秀清就已经派人拿着钱去北京捐官,打探北京的情况了!

因此,太平军不仅对战场周边环境了如指掌,对远方的情况也颇有掌握。这也使他们,可以迅速的进行跨省机动,行有后着,即使遇到挫折,也不至于手足无措。

善用“跳大神”,凝聚军心

太宗曰:阴阳术数,废之可乎?靖曰:不可。兵者,诡道也。托之于阴阳术数,则使贪使愚,兹不可废也!----《唐太宗李卫公对》。

用巫术鼓舞三军,是古代常见做法。

在文化程度不高的古代,“托之于阴阳术数”,是古代常见的作法。

掌握了“跳大神”,还要知道什么时候跳,怎么跳!一天到晚跳,漫无目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永安时期,清军围困太平军。周锡能等人企图与清军里应外合,消灭太平军。杨秀清在掌握情况后,不动声色,只叫人详细打探。

突然,杨秀清“天父下凡”,把周锡能等人说过什么话,和谁说的,什么时候说的,细节一一点出!

周锡能等人不但当场伏法,而且,在临刑前,他们对天父下凡深信不疑,“现身说法”,劝诫将士们不要心生妄念,免遭天谴!

这一波操作,使得太平军上上下下,对拜上帝的一套说法深信不疑,开始专心服从指挥,团结作战!即使是像石达开这种对鬼神之说不怎么搭理的人,每到“天父下凡”,也诚惶诚恐,恭敬无比!

而太平军每逢大的行军、作战前,杨秀清、肖朝贵,都会以天父天兄下凡,鼓舞士气。

劳动者的智慧

当然,只会装神弄鬼,也最多算是个萨满,离“会打仗”还是有差距的。

太平军将士,在起义前,除了少部分原天地会成员,基本是没有打过仗的。不过,他们都有着丰富的劳动经验。

烧炭、卖炭,涉及多个产业链

杨秀清本就是底层劳动者出身,他运过洋货,也曾种山烧炭。对于如何组织太平军将劳动能力转化为军事能力,有着厚实的基础!

事实证明,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一旦转换为军事能力,效果惊人!

防守时,太平军在险要处修筑工事,并利用有利地形进行防御作战。改造地形,本就是他们的日常工作,长期种山烧炭的杨秀清,更是驾轻就熟。

进攻时,大量的矿工,又构成了攻城的生力军。

行军中,太平军在陌生区域,找向导,布置交通。对于曾经运过洋货的杨秀清来说,变成了井然有序的物流(人流)工作!

同时,对于那些不经常承担作战任务的家属,杨秀清也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劳动能力。妇女们随军途中,也没闲着,大家干起手工,做竹签,用于日常驻军、作战之用!

因此,清军说太平军行军作战,颇有章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将士们干着的,都是他们日常干的活!当然颇有章法、效率!

田家镇之战时,杨秀清干脆做了一座城,用船运给了亲日纲,连炮位如何部署都详尽部署!这种做法,确实影响了前线将领的发挥,但是,另一方面:可以想象的是,陌生的军事行动,在杨秀清的布置下,变成了熟悉的劳动!

原创的,比抄袭的好

当然,日常劳动与军事斗争,毕竟还是两码事!

要想学会战争,还是要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学习,有两种,一种是原创,一种是抄袭。

清军不管是八旗,还是绿营,都有作战条例,可以抄袭。不过,因为承平日久,他们的作战条例过时不过时,就不好说了,即使不过时,适合不适合太平军,也不知道了。

也许是抄不到,也许是不想抄,反正,杨秀清没有抄,而是以自己的总结能力,整理出了一套适合太平军的作战方式,并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了下去!

通过总结,太平军形成了适合自己的作战条例

《太平军条规》、《行军总要》,文化水平不高的杨秀清,把繁杂的军事行动,以清晰、明确的条令规范出来。

这样,这些没有战斗经验的将士,迅速掌握了更符合时代的作战方式。

走江湖,走出来的灵便

有了标准化,太平军就从一群农民,变成了一支“有制之军”。可是,要想打胜仗,还需要随机应变!

杨秀清很小就出来混迹江湖,与各类商人、土匪打交道,养成了灵便的性格特点。

对于一个有迷信根基的队伍来说,不怕人怕死,就怕人不怕死——蛮干!

烧炭卖炭,利润微薄,道路凶险,生活的压力,迫使杨秀清学会了灵便。

因此,杨秀清用将,十分讲究灵便。

他反复强调:审其灵便与否,方可使用任用。而在他给将领的部署中,也反复强调:灵便!

灵便,也就成了太平军的主要作战特点!

他们攻桂林、长沙,屡屡不顺,却能越走越强,其灵动,可见一斑!

当然,在我看来,杨秀清的灵便,还体现在“灵便地对待灵便”!

他知道,灵便,不是人人都能掌握的。

因此,对于秦日纲这种不灵便的人,他的部署往往细致入微,仿佛把人家当鼠标在用。对石达开这种灵便之人,他放手使用,不多干涉!

总的来说,杨秀清,他的才干,多来自于日常!

在早期的经历中,他学会了搜集情报,学会了劳动及管理劳动,学会了灵便的做事风格。这些好习惯,虽然短期内没有让他脱贫致富,但是,厚积薄发,终于在战争中崭露头角!

我相信天才。我也相信:天才,来自日常的用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6323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