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2千亿负债下仍在蒙眼狂奔,这家问题重重的开发商如何突围?

2千亿负债下仍在蒙眼狂奔,这家问题重重的开发商如何突围?

开言

说到美的这家企业,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美的电器,一家生产空调、冰箱等家电的企业。

但是,说到美的置业,或许许多人都比较陌生,只有熟悉地产的人才知道。

其实早在2004年,美的就已涉足地产界,至今已有15个年头,并且在2018年年底还成功登陆港交所。

近日,美的置业也更是频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10月28日,美的置业在贵阳市建设的预计2021年开业的美的广场,由于地下停车场发生坍塌,造成8死2伤。

10月9号,美的置业再曝贪腐,集团官微也是直接发布了反腐公告,披露了西南区域营销团队集体舞弊事件,西南区副总等6人被送至公安机关;就在今年的前些时候,美的置业官微就已发出了三次反腐公告,可知公司内部的腐败已相当严重。

除了腐败、安全事故以外,今年这家公司还频频被有关部门点名批评。今年6月,河北省住建厅就通报了11起典型违法案件,而美的石家庄子公司就位列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未办理施工许可证擅自开工建设案。

同样在今年6月,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就点名通报批评了美的宁波子公司某项目在落实扬尘治理中措施不力,并予以信用扣分;除了被相关部门点名批评外,公司商品房的质量也受人诟病,近2年业主的维权事件也是不断。

问题不断,负面新闻缠身,看来美的置业这个年怕是要不太好过了。说哥认为,这一切的背后原因还是由于美的置业在高负债压力下,不顾一切冲刺千亿目标,失速而导致的。

销售额4年破千亿

2018年底,美的置业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进入2019年,公司直接以销售额超千亿为目标。

说哥也查了一下,美的卖空调,2000年时销售额100亿,2016年销售额1000亿,从百亿到千亿,用了16年;而做房地产,2016年时,销售额达到100亿,美的置业就定下了2020年要突破千亿的目标。今年上半年,这一目标被提前至2019年,连四年的时间都不到就要冲千亿。

不过,在美的置业不断强调冲击“千亿”目标的情况下,其近年来业绩增速已呈较为明显的下滑趋势。

说哥查了一下公司的财报数据,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9.92亿元、177.17亿元、301.20亿元和141.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27%、47.74%、70.01%和34.44%。

另一方面,净利润分别实现10.07亿元、19.12亿元、32.10亿元和17.69亿元,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57.59%、89.84%、67.85%和20.11%,但今年来增速已下滑48%,尤其是其净利润增速已呈现明显下滑趋势。

克而瑞数据显示,美的置业今年第三季度销售额为240.4亿元,相比第二季度下降17.2%;截止前三季度,美的置业销售业绩为708亿元,目标完成率达到70.8%;四季度还需要完成292亿元销售额,才能实现千亿。

在地产行业,千亿一直是一个门槛,为了冲击千亿目标,美的置业在拿地方面更是“激进”。在今年上半年的拿地选择中,公开招拍挂、与其他企业合作、旧城改造、旧工厂改造、产业投资等各类方式基本都用到了。

据说哥了解,2019年1-9月,美的置业新增土地货值1142.5亿元,其中多个项目都涉及高溢价拿地。

例如,2018年8月,美的置业以74%溢价率,刷新了大理单价地王;2019年4月,美的置业以7.65亿元拿下了衡阳地王,溢价率144%;5月以28亿元在武汉拿地,溢价率为80%。

负债近2000亿,经营性现金流四连负

高溢价拿地和规模性扩张的直接后果就是让公司负债持续走高,美的置业招股书显示,2015-2017年的净负债率分别为622.1%、624.7%、118.9%。

在说哥看来,去年的上市也并没有解决美的置业的根本问题,根据上市公司2019年中报披露,美的置业上半年负债总额高达1861.66亿元,较2018年末的负债总额1537.35亿元上升21.10%。上半年的资产负债率为87.1%。2019年上半年,美的置业的净负债率高达95.6%,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之间的比重也达到了152%。

在高负债的压力下,美的的经营性现金流丝毫没有好转,已经是连续四连负了。

从公开的财报可得知,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55.53亿元、-73.57亿元、-166.15亿元和-82.66亿元。

为此,在今年融资收紧的大格局下,美的置业只能通过高息发债以解燃眉之急。今年上半年,美的置业发行了3只公司债,发行金额为37亿元。但下半年,连债券融资也受到了管控。说哥不仅要问一句,今年蒙眼狂奔的美的置业能实现千亿目标吗,在负面消息不断,债务压顶的格局下,美的置业又如何突围?

拼业绩,冲规模的时代仍没结束

地产下半场,各大开发商仍在拼力加码高周转,拼业绩,冲规模。对于每一家地产相关企业以及从业者来说,如何高效开展业务,降低经营成本,找到业务增长及成交落地的最佳路径才是王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5464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