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的外交战略中,天竺并不是重点,因为中国没有与天竺直接连通的道路,要经过西域和葱岭,才能到达天竺。玄奘大师就是这样过去的,留下了一连串西域小国的传说。
大唐开辟安西都护府后,打通了前往天竺的道路,唐太宗在公元643年,派李义表和王玄策护送婆罗门国的使节回国,并代表大唐出使天竺。这一次很顺利,他们到达摩伽陀国和摩河菩提寺,并立下石碑,纪念大唐使节第一次到达天竺。
印度次大陆在历史上一直有很多国家,这些国家的军力都不强,经常受到吐蕃的欺压,因此也愿意和大唐保持联络。因此,他们都大唐使节的到达都表示出了热烈的欢迎。
这是王玄策第一次出使西域,取得圆满的成功。不过,第二次就没有这么顺利了,因为中天竺王国发生了政变,老国王尸罗逸突然死了,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趁机篡位,夺取了王位。
这个那伏帝阿罗那顺听说天竺各王国准备进贡给大唐的礼物非常贵重,便动了坏脑筋。他派出大量军队,袭击的大唐使团和各国的朝贡队伍。王玄策手来只有30人,根本无法抵挡,全部被擒。
趁着中天竺的军队忙于抢进贡财物,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挣脱束缚,逃了出来。大唐使团被消灭,贡品被劫,这是大唐从未受到过的耻辱。王玄策不敢回大唐,一口气跑到吐蕃。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大唐和吐蕃有过一段蜜月期。因此,王玄策准备借助吐蕃的力量,报此一箭之仇。他以大唐使节的名义,向吐蕃借兵到了1200骑兵,还有7000名泥婆罗士兵。
泥婆罗就是现在的尼泊尔,这里的廓尔喀雇佣兵直到现在仍然受到英国军队的欢迎,被誉为最忠诚、最勇猛、最擅长山地作战的雇佣兵。王玄策招募到这支大军后,再次向天竺出发。
自幼生活在高寒山地的尼泊尔人,战斗力确实远远强于习惯温暖地带的天竺士兵。在茶镈和罗城,王玄策只用三天就攻了下来,斩首三千多,跌入河中淹死的敌军也有上万。
阿罗那顺逃出城去,重新纠结军队还想继续抵抗。副使蒋师仁率兵再次击败阿罗那顺,俘获了这个假冒的国王,及他的老婆孩子,还有他的部落一万两千人,牲畜三万多头。中天竺580多座城邑投降。彻底平定了叛乱。
大唐使者灭掉篡权者的正义之举,在天竺引发了轰动。东天竺王送来大量牛马犒赏大军,还有很多名贵兵器。迦没路国也送来奇珍异宝和地图,并向王玄策恳求老子的画像。王玄策没用大唐一兵一卒,仅凭自己的力量,就让天竺对大唐服服贴贴。
王玄策把俘虏的阿罗那顺及部族,全部押回长安。唐太宗因功封他为朝散大夫。除了军功外,王玄策还把天竺的制糖术带回了大唐,使大唐能够制出糖分更高、更纯的食糖。在后来唐宋的外贸商品中,食糖一直是很受日本等国的欢迎,换回了大量的金银。
王玄策还有一次出使天策,受到了当地君臣和佛教界的欢迎。可惜的是,玄奘大师没有和王玄策有过交情,他们俩一文一武,如果互相配合的话,倒是相得益彰,对促进中印的文化交流,肯定会更有助益。
参考文献:《旧唐书》、《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九·唐纪十五》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34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