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美元存款入读斯坦福到美国总统:一部穷小子胡佛的逆袭史
1929年,美国第31任总统赫伯特·克拉克·胡佛宣誓就职,昭示了一个白手起家的穷小子攀登到令人羡慕不已的人生高峰。
回顾胡佛的一生,是一部不断努力前进、逆袭的一生。这位从艾奥瓦(又译做爱荷华,下文也写作艾奥瓦)州走出的总统,是从密西西比河流域走出的第一位总统,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
1874年,胡佛出生于艾奥瓦州一个普通的家庭,排行第二。他的父亲曾经开了一个铁匠铺,后来随着资源的积累和家族成员的日益增多,父亲收了铁匠铺,开了一个更赚钱的农具铺。农具铺的对面,是父亲买下的一栋小型农舍,在这里他度过了愉快的童年时光。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更显得弥足珍贵。
儿童时期的胡佛,图片来自网络
一、戛然而止的幸福童年,艰难求生的青年时光
胡佛8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他的母亲以一己之力抚养三个小孩。母亲对他的影响非常大,在他的自传《冒险时代·美国总统胡佛自传》中他这样描写母亲:“她总是笑容甜美,在两年的时间里,把一家四口的生活料理得井然有序。她还做些针线活来贴补家用。”
胡佛10岁时,母亲也因病去世。胡佛家的三个孩子的幸福童年时光就此结束。亲戚们盘点其母亲留下的遗产发现:他的母亲存下一千美元给丈夫买了保险,在丈夫过世后,妥善保管保险金。这笔钱加上其父亲农具生意的收益,以及变卖房产的钱,成了三个孩子得以安身立命的基石。
胡佛的哥哥被叔叔戴维斯收养,妹妹被祖母明索恩收养,他则是被另一位叔叔艾伦收养。1884年,一位叔叔亨利·明索恩的儿子过世后,要求收养胡佛。胡佛随后出发前往俄勒冈州与明索恩一家生活。亨利叔叔是个乡村医生,他的教育对于胡佛以后上斯坦福大学的考试帮助极大。
虽然生活渐渐稳定下来,胡佛依旧过得拮据,他不得不通过各种方法赚钱。他曾经为明索恩叔叔的诊所记账,每月薪水15-20美金,在这里他学会了记账技巧,这让他的一生受益无穷。也曾经利用暑假做帮洋葱除杂草的工作,每天工钱50美分,也让他攒下了30美元的积蓄。
胡佛17岁的时候,从新闻里看看到议员·斯坦福在加利福尼亚出资创办了一所免费制大学。为了能够接受大学教育,胡佛踏上了到斯坦福求学的旅程,这时他的全部财产是160美元的积蓄、两套衣服和一辆自行车。明索恩叔叔另外给了50美元及食物。
虽然学校免除了胡佛的一些费用,生存下去仍是他的主要目标。他的学业成绩平平,在德语课上挂过一次科,其他学科也没有得到A。然而,他的社团成绩及暑假经历却很精彩。他成为学校的棒球队经理人,组织过很多次成功的大型的棒球比赛,并从中结识人生中的第一位公众人物——前总统本杰明·哈里森。
将毕业的那年,他在学校认识了低他三届的学妹罗·亨利。后者成为他的人生伴侣,一路扶持走过几十个春秋。
胡佛与夫人,图片来自VOA
二、大学毕业后,在美国和英国当工程师的经历,给了他到中国任职的机会
大学毕业后,胡佛的积蓄仅剩50美元。囊中羞涩的他快速找到了工作。刚开始他是一名矿工,从中积累了丰富的采矿经验。后来又到一位杰出的采矿工程师贾宁的办公室工作。贾宁先生非常欣赏胡佛的专业以及工作态度,向他推荐了到澳大利亚当工程师月薪600美元的工作。这份工作得以让他解决哥哥西奥多的失学问题。
英国的矿主莫林先生在北京的“中国工程采矿公司”有股份,可以向中方推荐一位美国工程师任职。正是这个机会,是胡佛人生腾飞的开始。
胡佛和妻子到达中国后,在天津定居下来。当时的直隶、热河两省矿务督办张翼,热衷于让胡佛找到金矿。胡佛却认为,中国更需要的是铁、钢、煤炭、铅、锌、铜以及其他工业金属。在勘探的过程中,他发现开滦煤矿值得开采,并写成“开平矿务局报告”,这后来成为莫林公司收购开平煤矿的主要依据。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开平煤矿曾被俄军占领,张翼委托天津海关税务司、德国人德璀琳协助胡佛拿回煤矿,并希望将煤矿置于英军的保护之下。义和团运动平息后,通过要挟张翼,德璀琳以开平煤矿全权代理人的身份,与胡佛代表的莫林公司签下收购合同,至此,开平煤矿被莫林公司买下。这是一桩极其不公平的交易,开平煤矿被贱卖。哪怕后来清廷跑到伦敦打赢了官司,也只是得到一张无法执行的法令。
开平煤矿转由英国公司经营。胡佛又回到了英国的莫林公司,并成为公司的合伙人,他逐渐成为矿业的知名人物及专家,也为自己积累了百万财富。1913年,胡佛夫妇翻译出版了拉丁文巨著《矿冶全书》,成了英美大学的标准教材参考书。
总统时期的胡佛,图片来自网络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成就胡佛“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的名声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胡佛接到当时美国总领事斯金纳的来电,告诉胡佛有一群美国游客在伦敦的美国领事馆外示威游行。由于酒店拒绝游客用美元支付酒店费用,这些游客陷入了经济困境。斯金纳询问胡佛有没有什么办法。胡佛建议成立组织,通过政府力量组织撤侨。1914-1915年,胡佛在伦敦担任美国救济委员会主席,这个委员会共帮助12万名贫困的美侨回国。
1914年-1920年期间,比利时救济会成立运营,胡佛也参与对比利时及法国的救济工作。1919年7月救济工作结束。这项工作为胡佛赢得了空前的荣誉,被美国社会乃至国际社会称为“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这时的胡佛成为社会风云人物,由此走进公众的眼中。鉴于胡佛在战争与饥饿救济中的杰出领导,第一次大战结束后,他被华盛顿召回美国,被任命为美国粮食总署署长。自此,胡佛踏上了美国的政坛。
1917-1919年期间,他主管美国食品管理局,取消了原先的配给方法,而是借鉴欧洲经验,采用了“在自愿为国家服务储存的基础上组织农民、家庭主妇、公共餐饮场所和分配交易”,即自由供应,而不是定量供应。他又采取限制价格,防止暴利和黑市。这被当时的报纸称之为“胡佛化”,极大稳定了物价,保证对协约国的供应。
1919年10月-1921年3月,胡佛声望空前,也为他赢得了荣誉,这时期,他取得了国内外85所大学的荣誉学位,从国内外一些团体组织获得468枚奖章。
1921年7月,胡佛被任命为美国商务部部长,历时长达7年。
1928年,声誉正隆的胡佛当选美国第31任总统。人生走到最高峰。
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胡佛政府采取的政策不能有效缓解经济危机带来一系列问题,胡佛的声誉下降。
1933年,胡佛在争取连任被罗斯福打败,黯然结束任期,被当时美国人称为“饥饿总统”。
他的声誉降到极低。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胡佛就此黯然退出政坛。
退休后的胡佛过着隐居的生活,但仍然坚持著书立作。1945年罗斯福总统去世后,胡佛再度活跃于政坛,成为共和党保守派的首领。
1955年至1964年去世前,发表著作《伍德罗·威尔逊的功与过》、《美国史诗》、《回忆录》等等,他打破了约翰·亚当斯(美国第二任总统,曾经负责起草《独立宣言》)保持的记录,成为美国历史上去职后的总统中最有成就的人。
胡佛传,图片来自网络
纵观胡佛的一生,是一部穷小子逆袭的历史。谁也不会料到一个普通的贵格会家庭会走出一位的总统。他之所以能当上总统,是一生坚持努力不懈怠的结果。即使他的总统任期评价并不高,但并不影响他作为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27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