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位于安徽中部的小县城寿县慕名已久,终于在这次年休假中得以畅游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荣誉,寿县当之无愧,这座别称寿春、寿阳、寿州的古老城市虽然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但是在历史上它曾4次为都,10次为郡,这里还是楚文化的故乡,楚国的最后一座都城就选择了寿春,这里还是中国豆腐的发祥地和淝水之战的古战场。所以,来到了寿县,除了游览寿县古城之外,一定要去古城北边的八公山上走一走。
遥望八公山
一城人文典故,千年魅力楚都寿县
寿县八公山森林公园入口
八公山一名也和淮南王刘安有关,被封淮南王的刘安也和那时的大部分皇帝王爷一样热衷于修道炼仙,他广招宾客方士,这些人也是他修道成仙的重要助手,其中最主要的有苏非、李尚等八人,后来被称为八公,而八公山正是淮南王刘安和八公修道炼仙的场所,当时这座山叫做楚山,后人为了纪念刘安,把楚山改名为八公山。淮南王刘安当然没有能够得道成仙,最后因为谋反被逼自杀,死后就葬在了八公山脚下。
安徽淮南火车站广场上的淮南王刘安雕塑
刘安的葬生之处现在叫做淮南王刘安墓,我去爬八公山的时候,首先选择了淮南王刘安墓。和八公山以及寿县古城的游人如织的情景相比,刘安墓就冷清多了,我去的时候,景区里面只有我一人。
说是景区,其实也就是一个点,这里被称为淮南王刘安家族墓地。虽然是家族墓地,但是除了高大的淮南王刘安墓冢外,也只有三两个比较矮小的土堆,如果没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淮南王刘安家族墓地的保护碑的话,很多人真的以为这里也就是普通的一片坟地。
安徽寿县八公山脚下的淮南王刘安墓景区入口
尽管景区比较“简陋”,但是这里仍然是收费景区,每人门票十元钱,而旁边的八公山的门票也只有40元。既然来了,当然不能错过凭吊怀古的机会,花了十元钱买了一张门票。
淮南王刘安墓景区内的八公山豆腐简介
进入景区之内,首先看到的并非刘安墓,而是当地政府立的一块“豆腐发祥地”的石碑,石碑的背面有关于八公山豆腐的简介。简介中写道“安好道,欲求长生不老之术,招方术之士数千人,著名者八人,聚楚山即八公山,谈仙论道,研炼丹之术。在山之阳,凿泉引水炼丹,得以膏汞入汁,创出一种洁白细嫩之物,即今之八公山豆腐”。是传说也好,事实也罢,现在学术上基本上都把刘安当做发明豆腐的始祖。关于淮南王刘安与豆腐的故事,南宋的朱熹有一首题为《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的诗中也有写道: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王术,安坐获泉布。由此可知,淮南王刘安和豆腐的渊源并非现在的人讹传,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有人这么说了。
淮南王刘安墓景区对面的淮南豆腐主题文化园
就在淮南王刘安墓的对面,就有一家寿县当地特别有名的生产豆腐的企业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而这里也已经开辟成为了玛瑙泉淮南豆腐主题文化园,很多旅行团也会带着游客前来这里了解豆腐的历史和制作过程,最后还不忘向游客推销这里的产品。
淮南王刘安家族墓地
淮南王刘安墓
淮南王刘安的贡献当然不仅仅只是在修道炼仙的过程中偶然发明了豆腐,史书中记载他好读书鼓琴,辩博善为文辞,不喜欢嬉游打猎,很注意抚慰百姓,因此流誉天下。他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其中就有苏非、李尚等著名的八公,在其主持下编写了《鸿烈》一书,这本书也叫《淮南鸿烈》,还有一个更为出门的名字《淮南子》,因此,刘安应该算是西汉时期的一个著名文人,如果不是他后来参与七国之乱谋反的话,他的名气应该更大。
淮南王刘安墓
在司马迁的《史记·七十列传·淮南衡山列传》中,淮南王刘安的结局是这么写的:“未至,淮南王安自刭杀。王后荼、太子迁诸所与谋反者皆族。”淮南王刘安死后,淮南国被废为九江郡。司马迁对刘安的评价是“淮南、衡山亲为骨肉,疆土千里,列为诸侯,不务遵蕃臣职以承辅天子,而专挟邪僻之计,谋为畔逆,仍父子再亡国,各不终其身,为天下笑。”北宋的司马光对刘安的评价是“淮南王安,好读书属文,喜立名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23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