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健康的孩子就好比一棵树,必须以善良为根,正直为干,丰富的情感为茂盛的枝叶,这样才能结出美丽的果子。善良的心必须在童年时悉心培养,否则就不会有效果了。
孩子可以被看作是一面镜子。所以,父母必须言传身教。父母首先要让内心世界充满爱,这样你才有多余的爱给别人,才能培养引发你们的孩子来自内心的爱。
孔子说:”仁者爱人“
孟子说:”王道“
他们都是以爱为核心的。
从古至今,爱心都是被认为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和社会以的灵魂。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爱心呢?
1、热爱动物,热爱生命
我们经常带孩子在公园里会看到,迎面跑过来一只小狗,孩子会立刻高兴起来,可能有些孩子会怕了抚摸小狗,但可以从孩子的眼神里看到爱怜的神情。
但有些孩子就会搞恶作剧,他们胆大,抓起小狗的尾巴,小狗越是嚎叫,他们越开心,这些就是不善良,没有爱心的表现。如果孩子小时候虐待了小动物,长大了也可能会做出可怕的事情。
2、给孩子做关心别人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最有效的。要让孩子富有爱心,父母必须从自己做起,从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做。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同时,也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对孩子起示范作用,在家庭中营造爱的氛围,感染孩子的心灵。
3、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同情他人是爱心的一种体现。缺乏同情心的孩子只关心自己,只顾自己的快乐,而无视别人的痛苦。甚至会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孩子是很可怕的。
有同情心的孩子往往比较会关爱他人,因此,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看到别的孩子摔跤了,可以启发孩子:”想想你摔跤的时候,是不是很疼?小弟弟现在一定很难受,我们快去扶一下吧。“这样,孩子的同情心不知不觉就培养起来了。
4、让孩子了解一些生活的真实情况
现在很多父母总担心孩子吃苦头,担心孩子遭受挫折。尽管生活上有很多曲折和坎坷,很多不快乐和情绪不稳定,但在孩子面前总是竭力保持平衡。父母总是希望孩子不要过早地承受生活的重担,其实这是错误的。事实上,要让孩子了解一些生活的真实情况。父母们是孩子最直接的教育者,应该把自己的工作的辛苦告诉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之爱的伟大,懂得父母为了自己的成长做出了很多的牺牲。
这样,孩子便会体谅父母,不再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的伺候。
有机会也可以让孩子学习照顾父母、长辈,明白爱心是相互交流的,不只是单方面索取的。
创造一个富有爱心的家庭气氛,能克服孩子的自私心理,让孩子养成关心别人的习惯。
——————————
我是丸子妈,一个6岁宝宝的妈妈,每天分享育儿知识,教子也可以很轻松。
妈咪育儿有良方,关注我了解育儿小知识,互动留言不要停,轻松带娃不费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009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