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孩子作业拖拉?父母如何帮孩子养成作业好习惯

孩子作业拖拉?父母如何帮孩子养成作业好习惯

孩子没有良好的作业习惯,后果很严重

江苏一位妈妈,为了孩子的作业问题,竟然被老公打耳光。

事情是这样的。平时孩子的作业都是妈妈丁女士辅导,可是这天丁女士要加班,就让孩子爸爸刘先生监督辅导一下。可等到自己晚上下班回去后,看到孩子作业不但没写完,还错得一塌糊涂。丁女士很生气,就批评了孩子。

可是刘先生不乐意了,他也批评丁女士不该对孩子过于严厉。两人随即发生争吵,并且谁也不让步。事情最后以刘先生上演全武行,丁女士报警求助才收了场。

无独有偶,网络上时不时都会爆出类似的新闻。有的妈妈为了孩子的作业气得脑出血,有的爸爸好不容易辅导孩子一次作业,却也着急上火,把孩子书本撕得粉碎。

归根结底,原因都是看着孩子做作业拖拉、专注力不够,爸爸妈妈们一气之下导致的后果。

为什么孩子没有良好的作业习惯

现代社会,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虽说国家放开了二胎,但养育孩子的辛苦,还是会让大部份已为人父母的爸爸妈妈们望而却步。

于是这些家庭的所有希望都只能放在这一个孩子身上。从孩子生下来,喝最好的奶粉,上最好的早教,玩最好的益智玩具,每个月家庭收入的至少三分之一用来养育孩子。“1-2-4”家庭模式,让这一个孩子成了众星捧月的对象。

家长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甚至有家长认为,“只要孩子以后学习成绩好,做家长的再辛苦也无所谓。”

他们给孩子提供最好的衣食住行。从幼儿园开始上各种兴趣班,节衣缩食为孩子请各种家教,带孩子马不停蹄地参加各种乐器舞蹈比赛。为了孩子能上一个好的小学,不惜花重金去抢购学区房。

而小学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因为不能再像幼儿园一样以玩为主,而是有了很多更具有目的性的学习任务,所以一部份孩子不能很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这些孩子会表现出紧张不安的情绪,或者拒绝上学,最明显的是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

怎样帮孩子养成作业好习惯

1、从幼儿时期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很重要

有研究表明,幼儿时期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学习的兴趣和毅力是决定一个人未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有的孩子从小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幼儿时期忙着上了很多兴趣班,阅读训练和完成作业的习惯养成却被家长忽略。

父母可以从孩子婴儿期就开始着手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每天通过读绘本、讲故事、简单提问等方法,让孩子在无意识间提升思考和专注力。

2、父母是榜样

孩子在家写作业的时候,有些家长们是怎样做的?不是看电视就是刷手机,他们认为“别人孩子要学的自己也都带着孩子去学了,花钱不说,还很辛苦,这样还不够吗?”“回家了我还不能自由轻松一下看看电视玩玩游戏吗?”“我这样怎么就影响到孩子了?”

有多少家长会认识到是自己的习惯影响了孩子?又有多少家长能为了孩子纠正自己原有的一切坏习惯模式?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镜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亲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那么孩子学习的时候,父母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关掉电视,放下手机,读读书是最正确的做法。如果父母也不喜欢读书,可以做做家务和其他事。

总之,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安静的学习环境。

3、教孩子制定作业计划,并严格执行

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一种检测方法,不写作业自然不能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学习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在大脑中不断重复加深记忆的过程。如果不能很好地完成作业,久而久之,课本上的知识前面的没记住,后面的新课又开始了,学习效果就会越来越差,成绩自然就没起色。

做父母的,到了这个时候都会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怎么办呢?

每次作业前,引导孩子制定作业计划,每门课的作业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去完成,让孩子做到自己心里有数。做完作业还要养成自己检查的习惯,不能不检查,也不能依赖父母帮忙检查。

如果是因为自己拖拉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或是错误太多又不愿改正,则自己承担相应的后果。

总结

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也有教育专家说,6—12岁是孩子行为模式养成的关键期。孩子作业习惯不好,家长要做的不是着急上火,而是要用对方法,帮助孩子顺利地养成作业好习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8996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