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6岁男童在地铁上小便,乘客看不惯指责,孩子妈妈:我家孩子还小

6岁男童在地铁上小便,乘客看不惯指责,孩子妈妈:我家孩子还小

6岁男童在地铁上小便,乘客看不惯指责,孩子妈妈:我家孩子还小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很大程度上,父母什么样,孩子就会什么样。想要了解一个家庭,看这个孩子的表现就行了。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不要等到孩子犯错再去教育,那个时候为时已晚。

在有一次坐地铁的时候,就碰到一个让人无语的家庭。有一对年轻的夫妇,带着一个六岁的男童。从一上地铁,这个孩子就一直闹腾。闹着要吃苹果,家长拗不过,只好给孩子拿苹果吃。

结果孩子吃完,就剩苹果核,他随手给丢到了地上。看到了这一幕,但是很多乘客有点无语。然而,素质是别人的事情,我们不能要求别人怎么样。本以为这已经够过分的了,谁知道更加过分的还在后边。

孩子闹腾了一会,就说自己想要撒尿,他就问妈妈怎么办?孩子的妈妈直接说:“你就在地上尿吧”。结果孩子很是听话,直接在地上尿了起来。当时人还不少,孩子的尿就沾到了别人的鞋子上。

这个时候周围的一个乘客看不下去了,于是便指责孩子的家长,说是不对的。谁知道孩子的妈妈直接说道:“我家孩子还小,不能忍,再说你一个大人和他计较个啥”。听到这话,周围的人越发是无语,遇到一个不讲道理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理她。

事实上孩子还小,有些行为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家长不小了。孩子的行为更多体现的是背后的家教。当孩子吃完苹果就随意把苹果核扔到地上,就可以看出来,孩子绝对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他在家里也是这样做。

这就涉及父母对孩子素质的教育,其次在孩子想要小便的时候,孩子爸妈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而是直接让孩子在地上解决,而且在孩子小便后并没有处理,最后在别人指责的时候,孩子妈妈还在一个劲的袒护,甚至是拿自己的孩子还小作为借口。

事实上这一系列的背后,就是因为父母自身教育不合格的体现。当父母的自己就不合格,又怎么能够教出好的孩子?事实上就孩子在想要小便的时候,父母完全可以找一个袋子,如果没有袋子,那么父母在孩子小便后也应该清理干净,给别人道歉,这样才是一个父母应该做的事情。同时这件事情也是给父母一个启示。

1.教育孩子一定要从小抓起

事实上教育孩子就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不要试图一个星期就把孩子给较好,这是不合理,更是违背人性的。因此想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必须要从小的时候就抓起。而且在孩子小 的时候,教育孩子也更为容易。

等到孩子已经定型的时候,想要教育孩子,那么就很难了。而且父母不及时教育孩子,不给孩子制定规矩,孩子就很容易会犯错。有一句话叫做防患于未然,等到孩子犯错的时候再教育效果已经不明显。

2.不要对孩子过分宠爱

只是让孩子享受权利和自由,却从来不让孩子承担责任与义务,那么孩子就很容易会肆无忌惮。当孩子已经有了自我意识的时候,他就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来试探这个社会的规则。这个时候很容易会犯错。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不及时教导,而且还一味地原谅。那么就会让孩子在心里产生一种认知,那么就是这件事情是可以做得,因此下次的时候,他还会继续做。曾经有一个案例,孩子划车,父母置之不理,结果孩子把一个小区的车都给划了。

3.给孩子做好示范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不是口头教育长篇说教,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孩子。无数次的说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是最好的观察家。孩子很容易会模仿大人的言行举止,如果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行为,那么很容易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正确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利用自己的良好的行为来影响孩子,那么孩子就会更加的优秀。相反如果你在孩子面前不注意,随意的骂人,做一些不好的事情,那么孩子也可能会成为这样的人。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会什么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8114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