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今年1~6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4783.3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349.6亿元,同比增长21.1%。
不难看出,目前西部地区已日渐成为我国吸引外资新的增长极。在此前商务部召开的“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新闻发布会上,外资司司长唐文弘曾表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进一步被激发,中部地区利用外资也继续保持良好的增势。
随着6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承接外资产业转移的支持力度,中西部地区的“吸金”能力再次被外界看好。
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副主任张菲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西部地区1~6月利用外资增速较快,说明我国外商投资的区域不平衡现象有所缓解,这也与我国西部地区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产业开放不断扩大、产业配套能力更加完善有密切的关系。
在不久前落下帷幕的“2019夏季达沃斯”上,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总裁赤星康就透露,将加大在中国内地的投资力度。他心仪的城市正是四川成都,赤星康已安排好去成都实地探访的行程。
数据显示,今年1~5月,四川省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了2.4%。作为四川省省会的成都市,目前已落户世界500强企业285家,成为中西部地区世界500强企业区域总部分布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成都更是将今年确定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提出“优化营商环境,内地城市与沿海城市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预计到2020年年底,成都以企业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将显著提升,力争涉企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办理时限压缩50%以上。
据悉,成都将以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为引领,开展百日擂台赛,力争全市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440个以上、利用外资实际到位130亿美元以上、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300家。
不仅是成都,随着城市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湖北武汉也越来越有“国际范”,世界500强企业到武汉也开启了“加速度”模式。武汉市商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武汉新增世界500强企业16家,超过去年全年新增总数,为近5年来最快增速。目前,武汉世界500强企业总数已达到282家。
去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等部门启动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修订工作,并将两个目录合并为《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6月30日,2019年版鼓励目录发布,在保持鼓励外商投资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新情况、新特点,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促进外资在现代农业、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投资,促进外资优化区域布局。
2019年版鼓励目录总条目1108条,中西部目录693条,与2017年版相比增加54条、修改165条。中西部目录进一步增加了劳动密集型、先进适用技术产业和配套设施条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承接外资产业转移的支持力度。在云南、内蒙古、湖南等具有特色农业资源、劳动力优势的省份,新增或修改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家具制造等条目。在安徽、四川、陕西等电子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的省份,新增一般集成电路、平板电脑、通讯终端等条目。在河南、湖南等交通物流网络密集的省份,新增物流仓储设施、汽车加气站等条目。
面对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未来,张菲坦言,中西部地区未来持续高速、高质量吸引外资,更需要国家政策的倾斜和支持,特别是要因地制宜,扩大行业开放,实施企业的税收优惠、企业高管的个税减免等政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8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