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批不得、骂不得、留不得的年代,班主任管理班级确实是一大难题,值得探讨!
班主任座谈:
班主任管理班级经验交流,笔者曾听到一个班主任介绍自己管理班级的方法,期初开学第一周,制定班级管理规范:
作业一次不做罚款1元;
卫生没做罚款1元;
上课讲话罚款1元;
与同学打架罚款2元;
……
班级选定一个同学记录,一个同学收钱,所罚款项作为班费使用,奖励优秀的、表现良好的学生。
咋一听,觉得蛮有道理的,在金钱的刺激下,孩子不得不学会了自我约束,尊守学校及班级管理的规范。
只要家长支持,这种方法确实管好了学生,笔者曾走进这样的班级上过课,学生的自律很强!
一有学生讲话或不注意听讲,立马能听到其他同学的告诫:要罚款的!那同学马上安静下来了。
正如:笔者所在地方,街道乱停车现象十分严重,交警经常贴罚单,却毫无效果,难道经济真的发展到“视金钱如粪土”的程度?!
原来是小地方都是熟人,这边罚单刚贴上,那边车主一个电话打到交警,找熟人,罚单在晚上还没录入电脑之前,已经取消了,仗着有个熟人,基本随意停车。
现在,采用电子监控,拍摄违章停车,自动识别车牌号,停车超过5分钟,自动拍照上传电脑,罚单自动生成。
生成后的罚单,地方交警是无权更改的,街道再无违章停车现象。
罚款式的班级管理也是这样,实打实的罚款了,把调皮学生零花钱罚光了,不得不强制自己尊守规范。
不谈这种班级管理方式是否会造就将来的“功利主义者”,只将目光聚焦于眼前,确实效果显著。
如同成人世界的“多劳多得”,差生付钱“买习惯”,优生因习惯得到奖励,形成了班级良好风气的良性循环。
当然也有弊端,如:学生不交罚款;或因罚款与收钱同学吵架;或家长不支持等,进入班级管理困境。
这就需要班主任时常深入了解班级情况,及时针对班级具体事务,具体处理,否则,也容易滋生问题。
如:网络流传的某校某班级小组长利用检查背诵及作业的权利,小组同学送礼多的居然上万元!直到曝光时,小组长收同学财物居然达几万元,严然成了“小皇帝”。
当所有的事务都与金钱挂钓时,是否在小学生心中滋生“功利主义”呢?是否形成未来处事,一切向钱看的“简单粗暴”方式呢?
学校如同小社会,学生进入学校,其实就是溶入社会的行为,只不过这种社会是在学校及教师管理下——有序的社会。
当学生看到小组长说罚款就罚款,是否在心中形成“权力的欲望”,认为权力至高无上,不受约束呢?
是否理解成“有权就有钱”呢?为了能有点“自由空间”,百般讨好小组长,是否可能造就“功利主义者”,为了权力,不惜一切代价。
教育影响学生的时间很长,短时间根本看不出来,这样班级管理的学生,未来会如何,期待专家的研究。
笔者总感觉“一切向钱看”的管理模式,在小学阶段,似乎不合适,却没法说出哪里不对?期待专家解答。
江南樱花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留言讨论交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61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