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中国航天告别“天宫二号”迎来空间站时代,巨大成就让美国“嫉妒”​

中国航天告别“天宫二号”迎来空间站时代,巨大成就让美国“嫉妒”​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今天宣布,根据计划安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完成全部拓展试验,计划于北京时间2019年7月19日择机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少量残骸将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西经160度~90度、南纬30度~45度),也就是在著名的尼莫点附近。

神秘的“航天器墓地”

在拉丁语中,“尼莫”(nemo)也意味着“没有人”(no man) ——这很好地概括了尼莫点的特点。

尼莫点的位置为西经123度23.6分,南纬48度52.6分。这点是地球表面距离陆地最偏远的地点,最近的陆块与当地相隔2688公里之遥,并孤离于陆域、船舶航线及洋流之外。至于离此处最近的有人类活动的地方,那是距地球表面400千米高空中的空间站。

△ 尼莫点

也正因为尼莫点的与世隔绝,许多国家把航天器的残骸坠落于此处附近,以避免不必要的环境污染与事故。这里安息着近300个航天器的“遗体”,其中还包括礼炮号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是名副其实的“航天器墓地”。

△ 前苏联时期和平号空间站

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遨游太空6年多的“天宫一号”,在中国航天人预测的时间范围内再入大气层,化作流星,归隐中心点位于西经163.1度、南纬14.6度的南太平洋。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在“天宫一号”备份目标飞行器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9月15日发射入轨,设计在轨寿命2年,截至目前,已在轨飞行超过1000天,平台及载荷功能正常、状态良好,受控再入大气层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按预定计划扎实稳步推进。

为何没有“天宫三号”

英国知名杂志曾经指出,“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和稳定运行,意味着中国向建立空间站迈进一大步,将成为国际空间站领域的重要一员。如今,中国在空间科学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中国正在变成全球科研人员测试空间科学理论的“激动人心之地”。

那“天宫二号”之后为何不再发射“天宫三号”呢?在这其中还有一些“小插曲”。原来,最初的规划是要发射“天宫二号”和“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三号”原计划验证再生生保关键技术、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飞行器长期在轨自主飞行和货运飞船在轨试验等技术,并开展部分空间科学和航天医学试验。

后来经过可行性研究,将天宫二号和天宫三号的任务合并到一起完成。“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表示,“不再开发‘天宫三号’,中国将直接进入空间站时代。”

△ 去年11月,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将首次公开亮相

据悉,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总体方案优化,通过交会对接和转位组装构成空间站本体。其中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I和“梦天”实验舱II,每个舱段规模20吨级。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由“神舟”载人飞船提供乘员运输,由“天舟”货运飞船提供补给支持。空间站设计寿命10年,可根据需要,通过维护维修进一步延长寿命。额定乘员3人,乘组轮换期间,短期可达6人。

中国成就让美国“嫉妒”

据俄罗斯卫星网7月11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副局长威廉∙格斯登美尔(William Gerstenmaier)在众议院听证会上表示,不希望中国空间站出现在环地轨道上时那里没有美国的空间站。

格斯登美尔在众议院科学、航天与技术委员会听证会上指出,“我们不应当什么都没有,美国在环地低轨道不应当没有设施(空间站),而只有中国有。”

格斯登美尔称,美国应当避免轨道存在出现空白,特别是当中国轨道空间站的一部分2019年或者2020年就可能进入轨道的情况下更应当保持美国在轨道的存在。

新民眼工作室 方翔

图片 | 网络

编辑 | 黄佳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389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