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花,锁起来用来还钱,民国有一牛人靠此手段创下一商业帝国
文|明翊
三国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典故叫做“关羽夜读春秋”,说的是:
三国剧照
关羽自徐州兵败后落入曹营,曹操很敬重关羽,想将关羽收入麾下,便以“三便”劝降关羽,但这遭到了关羽“三约”拒绝。为了笼络关羽,曹操又赐他许多珍贵物品和大宅院,派去许多美女服侍,每隔几天还要摆一次宴席宴请他。然而关羽拒不收受曹操的珍贵物品,又把大宅内院分给了老兵们住,自己住外宅,美女都被叫去服侍刘备夫人,宴席上也从来不乱吃乱喝。
关羽夜读春秋
眼看是笼络不到关羽,曹操便将关羽和刘备的夫人安排到了一间屋子,有道是“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刘备和关羽是结义兄弟,而曹操是想通过刘备夫人的美色诋毁关羽,迫使其就范。然而关羽还是不为所动,拿起一本《春秋》读了一个通宵。
这个典故看似是在赞美关羽的忠义,实际上也是在通过关羽赞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关羽夜读春秋不仅表现了他对刘备的忠义,更反应了关羽诚信的品质本性,而这种品质本性通过《春秋》这部儒家经典的点缀,成为了忠义诚信的道德典范,千古流传。
胡雪岩
诚信是做人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没有诚信的人走到哪里都不会受人欢迎。民国时期,经商者众多,而能够成就大事业的,必然都要备诚信这一经商准则。晚清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也正是靠诚信成就美名的。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意味民国牛人,也正是依靠诚信创下了一个商业帝国。
黄楚九
此人名字叫黄楚九。虽然黄楚九他的祖上是当郎中的,但黄楚九郎中的本事却不高,真要他行医治病,他也只能去翻祖上留下来医书充胖子。对于黄楚九来说好的是,这医书上面记录有不少治病的偏方药丸,算是个宝贝。医书上有治病的偏方药丸,何不做出来贩卖?有了经商想法的黄楚九听闻上海机会多,便怀着经商的心思来到了上海。
通过研究医书,黄楚九成功做出了一种治眼病的药丸,他将这些药丸带上来到了上海比较热闹的城隍庙卖。城隍庙不止黄楚九一个卖药的,那些小贩们的商品是琳琅满目。黄楚九知道,如果自己的产品没有好的特色和口碑,就无法从众人中脱颖而出。所以,极具经商头脑的黄楚九便开始为自己的产品“造势”。
黄楚九的某种药
他先是找来了一块木板,在上面写上大大的“祖传秘方”四字,然后在下面又写上“专治眼疾”,算是做了一个门面。当时的商品还没有现在这种花里胡哨的宣传,一个“祖传秘方”就已经很吸引人了,而且黄楚九搞出来的药丸卖相上也看得过去,所以很快便有了不少顾客上门。黄楚九算是挣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将挣来的这些钱发给了路边乞讨的乞丐。
原来黄楚九趁着卖药的闲暇编了一些顺口溜,他发钱给乞丐是让他们帮忙传唱这些顺口溜,算是打广告做宣传。靠着这远超他人的经营理念,黄楚九积累了不少客户,随着一段时间的发展,黄楚九也挣了不少的钱。不过黄楚九没有就此满足,他还有更大的目标,这个目标便是在上海买下一架药铺来经营,做更大的生意。
这个目标说起来容易,可实现起来困难极了,对于黄楚九这样刚满足温饱的商人来说,开药铺的钱无疑是笔巨款。为了解决资金的问题,黄楚九巧妙地用了招“诚信商人”的手段。他开始和有身份地位的人接触,结交朋友。黄楚九知道刚结识的人,即便他很有钱,也不可能借给自己那么多钱来开药铺,所以他没有开口就向人借巨款,而是从五十开始借。
民国上海的街上-药店
双方许下利息,约定到时日归还。黄楚九从别人那借来的钱一分也不花,都被他锁到柜子里用来还钱,每当约定时日到了后,他便将钱取出,自己垫上利息,然后按时一并交给债主。就这样,黄楚九反反复复地借了很多次,在别人那积累了诚信,获得了别人的信任,最终借来了开药店的巨款。
上海大世界-旧照
就这样,黄楚九拥有了自己的药铺,并凭借着自己的商业头脑,很快就在上海打响了招牌,成为了有名的富商,创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最辉煌的时候,黄楚九除了许多药店外,还创办有许多别的公司,比如著名的“上海大世界”就是黄楚九创办的。不过可惜的是,后来随着上海各帮派的发展,黄楚九的商业帝国在杜月笙和黄金荣的联手打压下被推翻,他本人也在不久后病逝……
黄楚九通过树立诚信成功创建商业帝国的故事确实是非常传奇,它也告诉了我们,做人讲诚信在生活中是多么的有用。现实中,树立诚信是为了让自己走得更远,而不是利用树立的诚信欺骗人们,透支所有诚信换来一时的利益。当诚信被一个人用来当作非法牟利的资本时,那就说明这个人已经失去了做人的道德。坚守诚信,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图片来自互联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35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