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世界不同于宏观世界,微小粒子被称作量子。
最早古希腊学者,就提出物质世界是,由被称作“原子”的基本砖块构成。现代的物理学家运用,科学手段发现了,这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砖块,并且把它命名为原子。原子依然是可分割的,原子由中子与质子组成的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运转。科学家在对电子的运行情况进行观察时,发现无法用轨道,描述电子的运行情况。
微观世界的量子具有不确定性,可以处于叠加态中。
原子内部属于微观世界,宏观世界的研究方法,难以应用于微观领域,像电子这样的量子,具有不确定性。当它处于某一状态时,描述它的角动量、动量、能量等的值不具备确定的值,而是概率性的可能值。为了解决这一情况,物理学家建立了量子力学,用波函数来描述量子的不确定性。微观粒子的运动具有不确定性和概率性 ,波函数就能描述微观粒子在空间分布的概率。
量子力学认为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同一时间,电子可以同时出现在多处位置,这是量子的不确定性,量子可以同时处于多种状态的叠加态。
“薛定谔的猫”将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联系起来,可以用“平行世界”理论解释。
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就是想说明量子叠加态的荒谬性。把一只猫和放射性物质,放在同一个密闭的箱子中,放射性物质有50%的衰变可能。放射性物质衰变,就会触发机关放出毒气杀死猫。根据量子力学叠加态,放射性物质处于衰变和不衰变的叠加态,那么猫也处于即死又活的叠加态。只有在我们打开箱子的那一刻,才能知道猫是死是活。如果没有打开箱子,那么猫就是处于即死又活的叠加态之中。一旦我们去打开箱子观察,那么猫就由既死又活的叠加态塌缩为要么是死,要么是活的唯一状态,这就是量子塌缩。
对于这个实验,一直也没有得到很好解释,直到学者埃弗雷特提出了,大胆的、超前的多世界解释。这个解释指出:当人们打开封闭的箱子进行观察时,世界分裂成了,两个版本的世界。一个世界是衰变没有发生,猫还活着;另一个世界是衰变发生了,猫死了。这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互相平行的世界。因此也被称作平行世界,或者是平行宇宙。
宇宙空间的物质是由量子组成,量子的不确定性暗示着宇宙不止一个,而是有多个类似的宇宙组成。量子力学的研究 ,让科学家提出了平行宇宙的概念,并进一步提出了提出了多元宇宙的概念。
多元宇宙是一个理论上的无限个或有限个可能的宇宙的集合,包括了一切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事物:所有的空间、时间、物质、能量以及描述它们的物理定律和物理常数。多元宇宙所包含的各个宇宙被称为平行宇宙
真相:世界因“你”而存在。
多元宇宙表明,宇宙中所有可能的事件都已经发生,经过了演变过程,并且已经结束。量子力学的不确定原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例如,我想确定家人是在客厅,还是厨房。如果不去看,那么家人对于我来说,就是即在客厅又在厨房的叠加态。自己亲自去看了,那么这个叠加态就塌缩成了一个确定状态。“薛定谔的猫”实验所称的猫处于即死又活的叠加态,实际是两个互相独立的平行世界,一个世界中猫是死的,另一个世界猫是活的。所谓人的观察导致叠加态的塌缩,实际是人进入了其中的一个平行世界,而这正是现实世界,换句说,就像人创造了现实世界。这正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真相:宇宙世界所有事件都已经发生,并且已经结束。所谓的世界,与世界发展不过是“人”的参与,导致的多元宇宙向具体宇宙塌缩。要特别强调,这里所指的“人”是具体到的“你”自己。世界的发展变化不过,是“你”导致多元宇宙的塌缩过程。可以说世界因你而存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30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