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差点去考深圳中学的老师。
年薪30万还不算各种福利补贴、全年165天带薪休假,而且住房包分配、还是标准的体制内,工作稳定、不必考虑绩效裁员。
这尼玛简直是神仙职位啊。
就在我考虑是去当可以天天“被生病”的体育老师还是同样美滋滋的美术老师时,我看到了一部分已经被录取的同事名单:
嘛,像数学这种主力学科,不混个博士后怎么当扛把子呢?
这次深圳教师编,参加考试的有超过 3.5 万名优秀应届毕业生;可最终只有来自全球 62 所院校的 491 名青年才俊入围体检,报录比例小于 71:1 ,难度远超国考( 63:1 )。
其实国内对于基层教育岗位的重视还不到位。
就在一衣带水的日本,和律师、医生、议员并称为“先生”的中小学教师,享受着整个社会的尊重和社会资源的倾斜。
在日本的教育财政预算中,教师工资所占的比例最大,大约在 80% 左右;厚生劳动省在平成27年的调查中公布过,高中教师的平均基本年收入(不含奖金)是 670 万日元(约44万人民币)。
当然,硕士或博士毕业的基层教师们工资大概是这个数据的数倍乃至数十倍。
于是在社会风气、高薪福利的倾斜之下,日本的基础教育行业人才济济:
据官方数据显示,在日本中小学教师中,大学毕业的占94%;高中教师中,大学毕业的占88.6%,硕士、博士毕业的占10%。
中小学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是日本长期以来社会发展的源动力。
幸运的是,国内终于开始注重起了下一代们最关键、最重要的基础教育阶段。
和过去体制内平均主义的大锅饭不同,一些比较关键、重要的岗位无论在福利、薪资还是要求上,都在逐渐向市场化的标准看齐。
在经济下行、体制外工作风险增高的时候,这招无疑可以吸引住更多专业而优秀的人才,进入到那些真正需要他们的基层岗位之中。
这是社会的进步,我们应当为之鼓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24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