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购置一台心仪的车辆不仅需要考虑前期的购车花销,更要为后期使用方面产生的费用精打细算。而油费便是在众多用车费用当中,最受消费者关注的一项,汽车油耗对于追求车辆经济适用性的消费者而言则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精准测量每辆车在不同场景下的实际油耗,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购车参考数据,CCRT在整车排放实验室中进行了路况更加全面、标准更加严格的油耗实验。本期《探·秘》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下CCRT油耗实验。
·工信部综合油耗为何与真实油耗偏差很大?
国内出售的新车都需要经过工信部测试,但通过实际道路驾驶测试得到结果,不仅工作量巨大,还会产生相当长的测试周期,这就导致测试进度赶不上新车上市的速度。因此,工信部采用NEDC——即欧洲循环测试法,只需很短的时间就能在实验室里测得一款车的市区油耗、市郊油耗及综合油耗数据。
工信部的油耗测试往往选择在理想状态下进行,没有堵车风险、关闭空调、音响,灯光等设备,同时还不受风阻和个人驾驶习惯等因素的干扰,所以测试所得得到油耗普遍偏低,而在实际驾驶过程中,理想化的场景几乎不可能出现,另外,NEDC以欧洲道路采集数据为基础,和我国实际道路驾驶的真实情况相差较大,本身也会造成数据偏差。
·欧洲驾驶循环法与中国工况油耗测试方法的区别
目前我国通用的油耗测试方法,即—NEDC,在测试时的工况条件分为市区工况和市郊工况,整个测试时长1180秒,其中780秒为市区工况,最高时速50km/h,平均时速19Km/h;400秒为市郊工况,最高时速120km/h,平均时速62.6km/h。综合油耗则是用市区和市郊两个工况下的循环总排量,除以总里程后,对应计算出燃料消耗值。
CCRT油耗实验工况时长及车速分布图
而CCRT油耗实验则采用中国工况油耗测试方法,指的是在全国范围内,选出具有代表性的41座城市进行数据采集,收集大量交通数据,全面掌握中国道路交通运行工况特征,并以此类数据为基础开发了中国工况体系。中国工况包括低速、中速、高速三个驾驶区间,工况时长1800s,平均车速为29km/h,最大车速为114km/h。
欧洲驾驶循环法与中国工况油耗测试方法对比图
采用中国工况进行油耗试验,其优势在于更加符合中国道路交通实际状况,贴近消费者日常驾驶场景。所以CCRT油耗实验对整车油耗表现的输出结果与真实油耗基本一致。
·如何做CCRT油耗实验?
CCRT以中国工况油耗与《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中,燃料消耗量的不同质量段对应限值的比值作为油耗试验评价的依据(简写为中国工况油耗/油耗限值),其比值(定为x)x
中国工况油耗/油耗限值,其比值越小,油耗试验评价分数越高
CCRT油耗实验主要分为基础油耗实验以及循环空调油耗实验,两个实验的油耗综合值作为一个评分依据,最终油耗结果为基础油耗+空调油耗×0.25。基础油耗实验是指,在常温环境下车辆运行测得的油耗值;循环空调油耗实验分为两个部分,空调开启实验和空调关闭实验,空调开启实验需在30°C且开启强度达到850瓦/平米的阳光光照时,车内驾驶员和副驾驶员头部位置均满足实验温度值时,车辆运行测得油耗值。而空调关闭实验是需要在30°C温度下关闭阳光光照,车辆运行测得油耗值。两个油耗值综合起来即为循环空调油耗实验的油耗值。
CCRT油耗实验的测试时长延长至30分钟,且进行两次试验,如果两次试验结果偏差在合理范围内,则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如果偏差超出合理范围,则进行第三次试验,尽可能保证试验结果客观、真实。并且试验准备、试验操作、数据处理等每一阶段都要遵循详细明确的流程标准,如:车辆的状态、试验室环境温度、湿度、试验车辆的载荷等等。
外在条件设置显示屏
实验数据
总结:CCRT采用中国工况标准进行油耗试验,与NEDC标准相比更加严谨精确,也更符合中国消费者实际用车场景。通过CCRT的油耗实验,消费者在选择爱车的时候能够“精打细算”到每一个环节,车企能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自家产品,为中国的节能减排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这才是CCRT实验的精髓所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20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