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一炉薰香,洗净手,郑重地轻轻抚上琴弦,听见的是婉转的《长门怨》。我知道,平静已在缭绕。
在我们如今的社会,温饱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发生饥荒,夺走无数人的生命,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国的袁隆平博士经过多年研究突破的杂交水稻技术。但是在古代的时候,温饱问题在当时的古代却是一个大问题,有时候可以关乎到一个王朝的兴衰。而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黄巾军起义,它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在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人们都被战争所侵害,所以没人顾得上种庄稼,最终使农民们实在忍无可忍,便跟随张氏三兄弟举兵造反。
小麦
而到了明朝的时候,这种情况才有所改观。当时在明朝的时候,朝廷还没有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所以明朝的船只还可以与其他的国家进行海上贸易,我国当时也与很多国家也都有着密切的商业往来。历史上著名的郑和下西洋就是当时我国完成的一项壮举。所以在明朝有很多船只在进行海上贸易,我国的商人们也喜欢出海做生意,因为这样一来的话会有很高的利润。而且商人们除了与其他国家做生意之外,还有就是喜欢从其他国家带回来一些我国没有的植物,这样的植物结出来的果实与我国的水稻相比,使人更容易的填饱肚子。在明朝当时就有一名叫做陈振龙的商人,他就冒着生命危险从西班牙带回来了一株番薯藤,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株番薯藤使中国的人口足足增加了3亿。
番薯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古代,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物就是水稻,连面食都很少。而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特别是靠近赤道地区的国家,在那里可以食用的东西那就太多了。由于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好,就算人们什么都不耕种,在地上也会长出许多的天然的食物来供人们食用。经过当地的人们筛选与改良之后,就出来了一批优质的农作物作为他们的食物,而番薯便是其中的一种。而番薯这种高产的农作物对其他国家来说便是机密了,是绝对不允许对外传播的。所以当商人陈振龙到达菲律宾做生意的时候,便发现了当地的这种“特产”,无论是种植还是打理都是十分的方便,可以说是一种十分高级的农作物。更重要的是,这种食物不知道为什么,人们吃完后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使人产生饱腹感,这对于当时的陈振龙来说,是很想得到的,因为在自己的家乡,有很多吃不饱饭的劳苦人民,所以他就想把这种食物带回中国进行种植。
番薯
而当时西班牙的殖民政府是不可能允许其他国家的商人将这种植物私自的带出海外,陈振龙就冒着生命危险偷偷的将甘薯藤绞入了船的吸水绳中,侥幸的躲过了检查,很快就把这种植物带回了福州。在甘薯藤种植下去四个月之后,陈振龙父子终于成功收获我国的土地产出的第一片番薯地,之后便在我国的其他地区大肆的推广种植方法。番薯被成功“移植”到中国后,养活了当时许许多多的百姓。到了清朝的乾隆年间,国家的人口从刚开始的2千万,逐渐的增长到了4亿人,这样的人口数量变化的背后离不开番薯的功劳
参考资料:《中国人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17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