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者应及时转变就业观念,尽早融入社会成功就业。
北京大学是国内顶尖学府,国际著名大学,培养了无数杰出的科学家以及学者,是很多优秀学生向往的大学之一,但是能够进入这样的名校的优秀学子却并不多。当然,获得北大学习的机会,就意味着前途似锦的未来。但是,有这么一位学子,从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既没有得到让人羡慕的工作,也没有成为人人敬仰的医生,而是在北大读博时选择退学,肄业之后回到老家,18年来靠着吃低保度日。
如此医学人才,在十几年前,找个像样的工作绝对不是什么难事,可是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曾经的学霸沦落到吃低保的地步?
1992年,湖南常德一个从普通乡村走出的北大研究生张某,家境贫寒,家中有6孩子,而他是最小的一个。在读完研之后,选择了继续学习,攻读北大博士,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即将从博士毕业的张某,却自称患病,选择了从北大退学。
当时,对于张某的选择,也有着两种说法,一种说张某“消化道方面出现严重问题,无法坚持,还有非常厌倦医学”等原因;但有另外一种说法:张某考取了英国某皇家医学院,要交20万元的保证金,家庭贫困的他拿不来,见大好机会失之交臂,急出了心病。
对于张某这样的选择,到底出于什么原因,已经无从知晓。不过,当时他的家里人虽然无法理解,可是却接受了这个事实,毕竟即便是以北大医学研究生的学历,找一份像样的工作,也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张某的求职道路却没有那么顺利。张某曾经参加了长沙某大型医院副院长的招聘会,前面表现非常不错,但是到了院长亲自参加的面试会时,却表现有些失常,最终没有被录取。而这件事对他影响蛮大,毕竟名校毕业,却遭受了如此失败,打击不小。
不过张某没有多久就再次振作起来,将简历投向了广东某医院。有着北大研究生的光环,很快便是得到了对方的回复,邀请其参加面试,于是张某从姐姐那儿借了1000多元的路费,满怀希望前往广东面试,可是结果却也不如意。
而这两次的打击,让张某一下子变得消沉了起来,打消了他找工作的兴趣,也失去了学霸的信心,自此宅在出租屋中,想要远离现实,其生活来源,也由他的姐姐负担了起来。然而,原本以为消沉一段时间,张某可以重新振作,但是他这么一逃避,就是整整过去了18年,沦落到了吃低保的地步。
其实,张某身为医学方面的肄业博士,想要找一份对口的工作并不难,而且在他成为研究生之前,也有一段工作经历,之所以沦落为吃低保的地步,关键还是自我认知的不足。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每个人都应该学会适当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是一味追究遥不可及的美丽梦想。知识对于我们很重要,但是内心的自我修复能力也很重要,人生没有坦途,有的是我们的适应力,身为高材生,更应该拥有这样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捶打中,成长为苍天大树。
希望张某以及那些遭受各种不顺境遇的人才,能够在苦难中越挫越勇,能够奋勇向前、无所畏惧,早点从阴霾之中走出,迎来人生的辉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05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