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解放军进驻北平纪律:空手进,空手出

解放军进驻北平纪律:空手进,空手出

1949年2月23日下午,毛泽东在西柏坡接见傅作义。傅作义看似有些愧疚,说话很不自然。他一见毛泽东,就立正说:“我有罪!”毛泽东亲切地握住傅作义的手,说:“不要这样说。当初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抢掠了我们多少文物珍宝啊。现在,如果我们自己毁了紫禁城,破坏了那些文物古迹,那是要被子孙后代唾骂的。现在北平和平解放了,我们应该谢谢你,你做了一件大好事,人民是永远也不会忘掉你的。”这是毛泽东对傅作义功绩的高度评价,也是党中央为北平古都负责的生动写照。

▲1949年2月,周恩来在西柏坡迎接傅作义等人

北平是一座具有3000年历史的文化古都,留下了故宫、天坛、颐和园等众多代表中华民族文明的珍贵文物古迹。此外,北平还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全国一流的高等学府,汇集了一大批闻名全国的专家学者。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有200万市民的生命财产。

1948年11月,平津战役打响,解放军出其不意,迅速完成对平津敌军分隔包围的战略部署。为使闻名世界的古都免遭涂炭,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力争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毛泽东数次致函傅作义,要求其弃暗投明,不要做历史和人民的罪人,和平解决北平问题。当时大批国民党溃军拥进城内,散兵游勇在紫禁城等古迹处乱窜,故宫等名胜古迹面临危难。如果攻城,国民党军队必以故宫等为避难所,甚至可能以其为发射炮弹的场地,两军相战,后果可想而知。毛泽东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多次开会讨论,强调万一攻城时,一定要保住故宫等古建筑。

12月15日,毛泽东电告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等:“请你们通知部队,注意保护清华、燕京等学校及名胜古迹等。”

12月17日,毛泽东再次指示林彪、罗荣桓等,要求保护北平外围文物,“沙河、清河、海淀、西山系重要文化古迹区,对一切管理人员亦是原封不动,我军只派兵保护,派人联系,尤其注意与清华、燕京等大学教职员、学生联系,和他们共同商量,如何在作战时减少损失”。

当晚,东北野战军派干部到清华大学联系梁思成。梁思成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城市规划师,在中国众多城市中,他对北平情有独钟。北平被围后,梁思成寝食不安。深夜,北平郊外万籁俱寂,远处不时传来零星的炮声。笃笃笃……急切的敲门声打破了清华园的寂静,梁思成心中一紧,急忙走到门口,难道溃兵进园了?开门一看,原来是政治系主任张奚若带着两位解放军干部站在门口,梁思成立即把三人让进屋。两位解放军干部开门见山,取出一张北平军事地图,诚恳地说:“我们受党中央和毛主席委托特地来找梁先生。毛主席说,北平不能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万一强行攻城时,要避免破坏古建筑。请梁先生在这张地图上标出北平古建筑的位置,画出禁止炮击的地区。”同时,解放军干部还请梁思成尽快编写一本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供解放各大城市和地区时保护文物之用。

▲建筑学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为解放北平的解放军画出北平城文物保护图

梁思成被中国共产党保护北平城的诚心感动了。几十年来,耳闻目睹多少文物古迹毁于战火,军阀头子、国民党军官满不在乎,视珍宝如敝屣!只有中国共产党人珍视文物,保护民族的根基。激动不已的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两天后就画出了图,把他们认为必须特别加以保护的地点,认真地一一圈点出来,送到平津前线司令部。后来梁思成回忆起这个时刻,激动地说:“过去我对共产党完全没有认识,从那时候起我就‘一见倾心’了。”

▲ 解放军41军121师开往北平西直门接管防务

1949年1月16日,攻城在即,毛泽东又致电平津前线总前委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就攻城时保护文物古迹问题做出指示:“此次攻城,必须做出精密计划,力求避免破坏故宫、大学及其他著名而又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古迹。你们务必使各纵首长明了,并确守这一点。让敌人去占据这些文化机关,但是我们不要攻击它,我们将其他广大城区占领之后,对于占据这些文化机关的敌人再用谈判及瓦解的方法使其缴械。即使占领北平延长许多时间,也要耐心地这样做。为此,你们对于城区各部分要有精密的调查,要使每一部队的首长完全明了,哪些地方可以攻击,哪些地方不能攻击,绘图立说,人手一份,当作一项纪律去执行。”在短短一个月内,毛泽东连续3次电示保护北平文化古迹,殷殷之心跃然纸上。

据时任第四野战军41军政委莫文骅回忆:玉泉山下的炮兵阵地,指战员们对射击目标进行精确计算,他们要使炮弹准确地落进敌群里,而不落在文物、古迹上。41军战前召开党委会,明确要求“我全军干部战士,对北平城内的一切城市工商业市政文化、名胜古迹、国家仓库、财产物资及一切公共设施,只准看管不得动用;只准保护,不得破坏;空手进,空手出,切实做到秋毫无犯”。

▲解放军战士守卫文物古迹

中央军委和毛泽东运筹帷幄,经过多方努力,终于促成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上签字,国民党25万守军按协议撤出北平市区,接受改编。1月31日,解放军入城接管防务,北平宣告和平解放,确保了古都安然无恙。

其实,早在北平和平解放曙光开始浮现之际,党中央就开始考虑接管北平工作。1948年11月8日,毛泽东函告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彭真:“北平、天津、唐山、张家口解放在即,即须准备接管干部及党政机构的配备,务于一个月至多一个半月内准备完毕。”毛泽东对北平接管工作寄予厚望,12月13日,致电聂荣臻、薄一波、叶剑英等指出:“此次接收平、津影响中外,你们务必办到如同沈阳、济南那样的接收及管理成绩,不要落在沈阳、济南之后。”于是,经中共中央批准,12月17日,北平市委宣布正式成立,彭真为书记;1949年1月1日,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在北平郊区公告成立,叶剑英为主任。北平市委和市军管会按照党中央指示,迅速调集数千名干部准备接管北平。

▲北平市人民政府、各人民团体赠送41军121师的锦旗


入城前,北平市委、市军管会集中一个多月时间,在良乡对所有接管干部进行深入的政策、时事和纪律教育。市军管会出台严格的接管工作制度,颁布14条入城纪律,要求入城人员服装整齐,注意礼节,甚至规定通行时要靠右边走,不准在市内乘马驱驰,汽车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40里;不准在街上吃东西,维持公共卫生;不准私入民宅,不拿人民一针一线,必须公平交易等。市委、市军管会还派出干部与城内地下党紧密联系,派人悄悄进城,摸清城内机关、学校、仓库、水电、交通、工厂、银行等情况,以做到接管时胸中有数。

北平和平协议签字后,2月1日,市军管会和傅作义方宣布成立“北平联合办事处”,进入城区进行和平接管。和平接管是在不打枪不打炮的情况下,双方坐下来协商各项交接事项,比战争接管麻烦事多,有些同志不理解、不习惯、有意见。军管会的首长多次开导大家说:我们的方针是原则问题不让步,军队要整编,接管要彻底,但方法要灵活。和平接管与战争接管不同,对傅方应当客气一些,尊重他们。

▲北平人民夹道欢迎解放军


经过周密部署,接管工作有序推进,仅仅用了两个多月,北平市委、市军管会就圆满完成接管任务。一座伟大的城市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为新中国定都北平打下了良好基础。

本文原标题:“北平不能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

来源:《老一辈革命家在香山》,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

本文部分图片由北京市文物局图书资料中心提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9211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