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起“虚伪”这个词,你是否很反感和厌恶呢?
你是否觉的虚伪的人都是追求虚荣,故作姿态,充满欺骗,缺乏真实感的人呢?
他们用一种光华艳丽的外表伪装自己,骨子里却是肮脏,不堪入目,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其实,这种想法有时是错的。
因为我们是在不了解对方,仅凭自己所谓的明智去审视和判断他人。
我们自以为是的结论,往往是以自己生活的世界为标准,忘记了别人的世界与我们的世界是不同的。
01
虚伪是他们唯一的衣裳
在电视剧《欢乐颂》中,樊胜美就是一个被别人认为虚伪的人。
她是一个大龄剩女,为了给自己找个金龟婿,总是出入于各种高级社交场合,寻找她理想中的“高富帅”。
她用假名牌包装自己,扮演成一个所谓的“白富美”。
她总是故作姿态,假装强大,即使和她的大学同学恋爱相处时,也假装自己在上海混的很好,拥有独立的住房。
而事实上,她只是她与两个小姐妹合住在一间出租屋里。
故事中的富二代曲筱绡就极其看不上她,一度认为她就是个“捞女”。
其实,在樊胜美的背后有一段心酸的故事。
她出生在一个小县城,家中收入贫瘠,上有父母,下有一个侄子,还有一对不学无术的哥哥和嫂嫂。
全家人都依靠她的收入过日子。
她的母亲和哥哥总是想尽办法敲诈她,甚至毫不顾及她的死活。
她的母亲是一个有着极其严重的,重男轻女观念的人,一切都以她的哥哥为主,仅是将她作为一个赚钱的工具。
她的母亲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樊胜美稍有不从,就被责骂为忘恩负义,没有良心。
当她的哥哥因打伤人需要给赔偿医药费时,她的母亲轻蔑地对她说,你尽快给家里筹钱,房子不要租了,住公司的宿舍最省钱。
当樊胜美一次次想尽办法给他们寄去钱之后,再一次的催付又紧逼而来,没完没了。
樊胜美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
她善良柔软,不忍拒绝父母无理的压榨,却也无力摆脱这种无休止的困扰和折磨。
她感受到了没钱的痛苦,不想被这种压力所压倒,于是总幻想找一个大款,摆脱金钱对她的压迫。
她的虚伪是一种生活压力下的不安全感,是一种深藏于内心的自卑,是一种假装的坚强。
她用虚伪包装自己,只是为自己寻找一个坚强活下去的理由;只是用一种不切实际的信念与自己的痛苦作斗争,寻找一种心理上的平衡感。
她害怕被别人看不起,羞于向外人提起自己的家庭,于是,她总是用虚荣的外表去掩盖那颗脆弱的心。
其实当你看到电视剧的最后,你会对樊胜美的虚伪给予同情,你会了解她的痛楚,明白她的难处,甚至你会认为她这样做是对的。
就连剧中看不起她的曲筱绡,最后也对她的虚伪表示了原谅。
卡耐基在他的《人性的弱点》一书中写道:要弄清事实的原因再去发表意见。
我们总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总是忽略别人生活中的不堪与难耐。
我们总是尽情地抒发自己的观点,却不知我们的正确已伤害了他人。
不要总是对那些所谓虚伪的人投以轻蔑的目光,多一些温柔与理解,多一些包容与原谅,你才能明白:虚伪是他们唯一的衣裳。
02
不是我们虚伪,生活本就是这样
小仲马的《茶花女》是闻名遐迩的经典著作,讲述的是一个陪唱卖笑的妓女追求真爱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作玛格丽特,因为她喜欢茶花,因此被人叫做“茶花女”。
玛格丽特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为了生活被迫成为了别人的情妇。
年轻男子阿尔芒的出现,点燃了姑娘心底的爱情。
在爱情的滋润下,玛格丽特渴望脱离过去的苦海,过一个正常人的日子。
然而,在世俗观念的束缚下,尤其是阿尔芒父亲的阻挠下,玛格丽特被迫与他的恋人分手,重新回到那个遭人唾弃的生活中去。
阿尔芒的父亲,用所谓宗教与道德的信仰绑架了玛格丽特,使她不得不选择了退让。
玛格丽特有一颗高贵的心,她的灵魂是圣洁无瑕的,身虽低贱,但对爱情的态度是忠贞不渝的。
故事中,当玛格丽特悄然离去,不知就里的阿尔芒指责她的虚伪,穷尽一切方法折磨她,羞辱她,将她那可怜仅存的自尊与高傲也摔碎在地上。
玛格丽特在疾病的纠缠下,在对爱情的悲伤与痛苦中,黯然死去。
对于旁人而言,玛格丽特是一个不堪入目的姑娘。
她虚荣至极,为了过上奢靡的生活,情愿作别人的情妇。
即使她为爱情做出了牺牲,也只能活在别人的冷眼和非议中。
可谁知道,她的善良与真实是无法被当时的世界所接受的,即使放在今天,这个社会会给她以包容和宽恕吗?
为了生活,她选择了卖笑,这已是一种悲哀。
为了爱情,她情愿放弃荣华富贵,但世俗的观念却逼迫她就范。
她选择了善良,但善良换来的却是冷黙和抛弃。
有人说: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改变自己的未来。
可故事中的中玛格丽特真得可以改变她的未来吗?
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历来都主张:每一个人生来是平等的;并总是劝慰人们:要心怀宽厚仁德之心,假使他人犯了错,只要知错能改,永远回头是岸。
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却总是口是心非,口中说着仁慈,手中却拿着一把刀。
人们总是关心他认为对的东西,对于他所不认同的,都永远只会说“No”。
玛格丽特渴望结束过往不堪的生活,和他的爱人阿尔芒一起渡过余生。
但世俗的偏见,狭隘的观念,却将玛格丽特推入更冰冷的深渊,还用所谓的仁慈和上帝的保佑来包装和掩盖。
此时此刻,真正虚伪的人到底是谁?
是生活的让我们变得的虚伪,还是虚伪本就是生活?
03
有些虚伪,我们笑而纳之
在我看来,虚伪有四种含义:
一是言行不一致,说的一套,做的一套,当人一面,背后一面,看人下菜;
二是有意欺骗,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表面上温柔可亲,背地里却是一肚子坏水。
三是故意装逼,不懂装懂,故弄悬虚,假装清高,假意清纯,看似格调高雅,其实低俗不堪;
四是自我掩饰,骨子里有着强烈的自卑和不安全感,却总怕被别人知道,于是故作潇洒,实则悲哀。
但无论那一种含义,背后总掩藏着我们所不知道的秘密。
对于前三种虚伪,我们要坚决反对,因为那是邪恶的化身,恶意的欺骗。
对于最后一种虚伪,我们虽无法对之表示认同,但也不能轻意地嗤之以鼻,随意指责。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虚伪的一面,只是我们总能找到“合适”的理由。
有人说,我们是戴着面具生活的人。
我们总是做着自己认为不对,可却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们憎恨虚伪,却总是把虚伪当作掩饰自己的工具。
我们总是对自己宽容,却总对他人斤斤计较,无法容忍。
我们总是忽略自己的缺点,却总对他人的短处,挑三拣四,说长道短。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尼采曾说过:不乱评价别人,不轻易对别人下判断,不在人后说闲话。少去想别人如何,就是好人的做法。
每个人都有我们不知道的经历;
每个人都有我们无法体会的痛楚
每一个笑脸的背后都有一个理由;
每一个虚伪的背后都有一段心酸的故事。
要赋有同情心和同理心,即不要轻意肯定,也不要随意否定;
要怀有宽容与理解,懂得他人不得已的选择,和无法言表的苦衷;
要学会分辩真伪,只要不是恶意的欺骗,笑而纳之,又有何不可?
我是东方既白,欢迎联系和指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85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