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知道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没有我们大人的思维和看法,他们的言行是无拘无束的,大多时候往往是在我们大人的一个眼神下作出收敛。
当孩子进入小学,我们家长都是非常注重孩子的学业的,甚至有的家长会减少工作量或是变换工种,为的是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来陪伴孩子,帮助辅导孩子的学业;这类父母的付出都是值得钦佩的,同时也说明孩子的将来在他们心中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必须得为这样的父母点赞、点赞、点赞;重要的事情讲3遍,这类家长培育出来的孩子不会差。
今天,我们要谈到一个问题就是孩子的作业和考试情况。首先讲作业情况,所谓作业就是平时上完一节课后为了起到巩固作用而布置的练习题,可能很多孩子在课堂上的思维非常活跃,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不管问题答得对不对;老师也会多次表扬这类的学生,至少是在开动脑筋,积极投入到学习新知识中的。当孩子回家做练习的时候,我们很多家长就会发现“这还是那个上课积极开动脑筋的孩子么?怎么连最低级最低级的错误都在犯呢?”这就是上课与课后的对比区别。上课是多人参与讨论,争先恐后是孩子们最爱做的事情,老师也会带动思考,所以孩子们都很积极,觉得这样非常有趣。有趣是有趣,但这也只是在课堂上,当孩子独立去完成课后练习的时候,和上课的场景不同了,也没有争先恐后了,从孩子的心理来讲是不喜欢“安静”的状态,因为孩子的思维是活跃以及跳跃性的,当孩子安静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出现“跳跃”性的行为;尤其是在做练习题的时候,可能连简单的抄题都会抄错,10以内的加减法也会算错,连送分题都拿不到分,或者在多次强调过后,还是会出现同样的错误,担心孩子是不是真的不会做,一问孩子“这题要不要再看看呢”,孩子立马说“哦,错了错了,”不提醒,哪都要错,一提醒,啥都会;这时候很多家长就会忍不住发火。发火不仅伤害自己的身体,对孩子的心理也多多少少会造成伤害;我们要解决这一情况的办法有很多,首先得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然他都不知道这是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再就让孩子自己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下一次作业要做到什么样的质量,最后让孩子作前后作业的对比,看看自己给自己定的目标有没有完成,完成了多少?还差多少?好在什么地方?哪些方面还要加强?有没有犯相同的错误?自己的满意度怎么样?等等。孩子最爱的还是奖励,我们在家里也是要采取奖励制度的,好的,要奖励,不好的,要惩罚;就是好和坏要严格界限,好就是好,差就是差。
再谈谈平时的作业和考试的情况,做作业和考试是两个概念;做作业是天天都在进行,都是当天所学的知识,做不来的几乎为0,属于现炒现卖,而考试是阶段性的,知识是积累性的,有的孩子课后不去温习所学过知识,这样会导致记忆模糊(一个方面),一发卷子,错得稀里糊涂的,思维跳跃和作业习惯也有很大的因素(另一个方面);更有的孩子是因为很想考一个好的成绩而心里紧张,心态不平和也是导致孩子思考出错的因素。考试的题量也比平时的练习多得多,孩子的专注时间是一定的,过了这个时间还没答完卷子,那么出现稀奇古怪的错误也不奇怪。首先我们要找到根本原因,再对症下药,如果是时间不够,题答不完,在这里,我们要训练孩子的作业速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质量也得跟上,超过规定的时间没完成作业,一定别让孩子再继续写了,该有的奖惩就起到作用了。如果是因为孩子的作业习惯问题,答完题后,不去检查,我们就要让孩子学会答完题后一定要一一对应地去读一读,养成读题的习惯,在读的过程中就能很轻易地找到错误。如果是因为孩子面对考试比较紧张,我们要鼓励孩子,不要给孩子压力,放松心态才会得到想要的结果。
每个孩子都是需要被鼓励的,当批评大于鼓励时,孩子进步是很慢很慢的,一定不要吝啬鼓励孩子、表扬孩子,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进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68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