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兴趣班、培训班、艺术班成为孩子“标配”的今天,让孩子学会做饭,可以说是一件既罕见又难得的事情。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每位父母的教育信条,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便开始不停地认字、背唐诗、学算术,等到上了幼儿园,更是舞蹈、美术、英语等各种培训班一个也不能少,压得孩子一点儿也喘不出气来……
其实,相比于国内孩子,大部分国外的同龄孩子却完全不一样,小小年纪的他们就已经学会了自己扔垃圾、整理玩具、铺床、摆餐具以及收拾自己的房间。
我们总是生怕孩子一个不留神,就落后到千里之外,有时候孩子主动提出帮忙做饭,都会被我们连忙阻止:
“这些家务不用你来,你只管好好学习就行了。”
来源/网络
然而比学习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照顾自己的能力。
民以食为天,做饭,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生存技能之一。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中写到:“芬兰学生每天到学校,第一件事不是学习,而是动手为自己准备午餐,先由任课老师领着学生研究食谱,然后再去‘厨房教室’大展身手。”
芬兰学生在做饭
芬兰人把教会孩子做饭,作为培养孩子实务技巧的一种理想教育模式,孩子厨艺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业的综合评比。
芬兰人为什么如此重视孩子做饭这件事?那是因为学会做饭,带给孩子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锻炼孩子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很多父母常常认为孩子与厨房,完全是两个平行世界,一点也扯不上关系。
其实,一日三餐,一粥一饭,是每天自然发生的日常,是具有超强渗透力的幸福,更是一个人拥有基本生存能力的见证。
翻看明星妈妈蔡少芬的微博,关于两个女儿做饭的动态占绝大多数。
比如仅仅只有6岁却能够熟练拿着小菜刀切着蔬菜和肉条的包子妹妹,做菜时的表情认真,倒油炒菜的姿势十分老练,一气呵成,做出的成品看起来也十分美味,使作为妈妈的蔡少芬禁不住发博表扬:“用心做菜的小厨师!”
蔡少芬女儿在做饭
当蔡少芬在采访时被记者问到“为什么要让这么小的孩子炒菜做饭”时,蔡少芬回答说:
“你一定要给自己孩子去解决,做饭是最简单的锻炼,担心他们受伤这种心理肯定是有的,但其实,柴米油盐也是一种成长和修行。”
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曾有一项关于幼儿园孩子的调查统计,45%的小班幼儿不会自己剥鸡蛋壳,55%的中班幼儿不会自己独立穿衣,60%的大班幼儿大便后不会正确地使用手纸。
这样的数据和事实令人震惊,其实这些事情并不是孩子学不会,而是大多数父母的过度宠爱和包办,使得孩子成长到需要自食其力的年龄时,只懂得依赖父母,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一旦父母“不帮忙”,还会心生怨恨。
实际上,任何需要动手来操作的事情,大多都是相通的,一个会做饭的孩子,他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也不会太差,他享受用心做饭的过程以及其中所带来的成就感。
曾有一个化学家说过,做饭实际上同化学实验没什么区别,各种食材在加热的情况下,发生了各种化学变化,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味道和营养化学物。
来源/网络
在第一季《爸爸去哪儿》中,身为模特的爸爸张亮每次做饭时,儿子天天经常帮忙打下手,还能自己独立做南瓜饼,引得其他爸爸纷纷夸奖。
几年过去了,天天已然成长为拥有诸多才艺的帅小伙,做菜、颠锅、烘焙、摄影、画画样样精通。
做饭说难则难,说易则易,让孩子学会做饭,不需要复杂的山珍海味,简单的日常食材也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从中获得成就感,培养自信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增添生活中的仪式感
或许我们不让孩子独自做饭,是因为我们总怀着过多的担心与焦虑:害怕刀子太尖,不小心割伤了孩子;害怕炉火太热,烫伤了孩子;害怕孩子手滑不小心打碎了盘子划破小手小脚……
然而孩子的成长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孩子经历的越多,面对的挑战越大,孩子才能更信心十足地走向未来。
有一个3岁的小男孩,来自美国加州,打算为妈妈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
小男孩给妈妈做饭
于是,他推着比他还要高的购物车,来到超市购买食材;
小男孩超市购物
回到家之前,他还不忘摘一束鲜花用来装饰餐桌;
用鲜花装饰餐桌
可是准备晚餐的过程对小男孩来说并不顺利,面包烤了几次才变热,果汁拿了3次洒了2次……
然而这些都没有成为阻碍他的借口,等到妈妈回到家时,等待她的是儿子亲手制作的晚餐,还有美妙的烛光和美丽的鲜花。
小男孩为妈妈做的晚餐
这看起来简简单单的晚餐,却隐藏着极大的幸福感。
会做饭的孩子,懂得为生活增添一份仪式,懂得享受生活、热爱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真正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学会勇敢面对生活,而不应让孩子只懂得学习。
在买菜购物的过程中,孩子能学到勤俭节约的道理;
在布置餐桌、摆放碗筷的过程中,能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与审美能力;
在把菜炒糊、把碗摔碎、把果汁洒出的过程中,孩子渐渐学会了面对失败,培养了孩子的耐挫抗挫能力;
在研究菜谱、思考制作步骤的过程中,培养了孩子的逻辑缜密能力;
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做饭的整个过程中,能意识到父母的辛苦,从而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来源/网络
结语
日本教育专家牧野圣子说,“家事”是学习人际关系的基础,切莫小看做家事,做家事是学习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一种比游泳更均衡的运动,而且可以丰富情绪,使孩子更自信。
爱做饭的孩子,在柴米油盐、一蔬一饭之间,不仅能够学到基本的生活技能,还能激发锻炼各方面潜力。
因此,别让大人的梦想限制孩子的天赋,束缚孩子成长的步伐,而应让孩子在拥有驰骋天际的梦想的同时,更以脚踏实地的本领去学会生活,去迎接生活中的各种小美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68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