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复星国际旗下风投机构锐正资本宣布,其领投了印度社交音频平台Headfone 7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16.11万元)种子轮融资。
诞生于2017年的Headfone是从印度本土成长起来的社交音频平台,两名创始人是曾在脸书工作的印度软件工程师Pratham Khandelwal和Yogesh Sharma。
正如中国的“喜马拉雅”、苹果的播客(Podcast),在Headfone平台上,用户可以录制声音,上传、聆听、分享和评论音频作品,平台也通过算法向用户推荐音频作品。
Headpone手机端页面 来源:锐正资本官方微信
点开移动端的Headpone应用,各式音频作品罗列, 主题包括故事、演讲、搞笑、宗教、健康、音乐、儿童与家庭、新闻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学习、商业、电影以及运动娱乐。此外,在谷歌应用商店里,Headpone已被下载超过50万次,活跃用户大约为5万。
不同于美国与中国,当前印度在线音频市场仍在起步阶段,如Headfone一样内容丰富的玩家屈指可数。市场上大部分音频平台都专注垂直领域,比如有声书、新闻、运动、音乐、影视等等。其中,有声书领域竞争尤为激烈,既有亚马逊、谷歌等全球媒介巨头加入,印度本土平台如Hubhopper也不容小觑。
Hubhopper在谷歌应用商店的展示页 来源:谷歌商店
与此同时,印度不同族群人口间使用语言纷繁众多,仅宪法认定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200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印度有29种语言的使用人数都分别超过了100万。因此,有些平台瞄准了使用某一两类语言的族群,推出个性化的音频内容。
Headfone的联合创始人Pratham Khandelwal也表示,除了多样化的内容,团队正为平台导入更多使用印度本土语言的音频内容。
目前,在Headfone平台上,多数音频内容以英语呈现,但也有比如宗教类、教育类、新闻等领域部分内容,采用印地语、泰米尔语等其他印度本土语言。
以梵语讲述的印度教《薄伽梵谭》来源:Headfone官网
虽然大小玩家竞相入局,但当前印度在线音频市场的发展,也存在难题。
音频平台的变现问题在中国讨论已久,现在同样横亘在印度创业者面前。诸如亚马逊旗下有声书平台Audible、谷歌旗下Google Audiobooks,在发展初期都有雄厚资本在背后支撑,而像Headfone这样的初创企业,则必须研究如何更好地“活下来”。
2018年10月,印度经济时报的一篇报道指出,虽然全国有5亿网民,但仅有10分之一会在互联网上交易。他们主要来自城市地区,日常大多使用英语。但是,印度市场研究机构 Kantar IMRB报告指出,在2018年,多使用本地方言的印度农村地区网民人数同比增长达35%,远高于城市地区的7%。
也就是说,如果要持续扩张,Headfone不仅要服务英语使用者,也需要进入"下沉市场",吸引印度各个邦说本地方言的人。
参考中国和美国,在线音频平台当前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类,广告和内容付费。但是当前,至少在Headfone的平台上,尚未看到明显的广告投放以及付费设计。
上线超过2年的Headfone平台上,最火的栏目为一档讲述超自然现象的故事频道,订阅人数大约在5万左右,该频道一期节目的最高播放量为12.88万,累计播放量接近150万。
而在2015年3月,上线2年的喜马拉雅电台上,名叫掉掉的当红主播拥有了超过30万订阅者,累计播放超过3200万次。截至去年底,喜马拉雅电台的总用户规模已经突破4.8亿,收入也超过20亿。
至于Headfone的未来如何,则仍待检验。(文/张涵宇 责编/于佩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6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