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刚刚过完国庆节,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就在华盛顿举行。此轮磋商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中美还讨论了后续磋商安排,同意共同朝最终达成协议的方向努力。
新华社的报道称,双方团队此前已开始工作层磋商。由此推断,这个国庆假期,中方团队的很多人应该是在繁忙的工作中度过的。
忙碌工作为的是达成协议。在此轮磋商中,中美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扩大贸易合作、技术转让、争端解决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算是给那些辛苦付出的人一个回报。不过,要最终解决争端,中美两国的磋商团队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其实,中方对于磋商的立场始终是一致的、明确的,那就是希望通过对话磋商找到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法。中方的态度得到了包括美国工商界在内的许多人的赞同。
在美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分别会见了美中贸委会会长艾伦、美国全国商会常务副会长兼国际事务总裁薄迈伦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任总裁格奥尔基耶娃。
艾伦和薄迈伦表示,贸易战只有输家,没有赢家,美国工商界不希望看到加征关税。由衷希望双方能够在新一轮磋商中取得具体明确的进展,增进互信,为下一步磋商奠定良好基础,最终找到解决分歧、停止贸易战的办法。
格奥尔基耶娃表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贸易战正在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和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方通过磋商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诚意表示高度赞赏,愿在维护多边体制和自由贸易规则方面继续发挥应有作用。
同时,扩大开放和经济的稳定发展也让中国具备更多谈判的耐心和定力。
就在这个国庆假期,中国的消费市场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氛围,购物、餐饮等传统消费亮点纷呈,旅游、文化、体育等新兴消费蓬勃发展,夜间经济、“首店经济”成为新亮点,个性化、品质化、智能化引领消费升级大潮,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
据商务部监测,10月1日-7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1.5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
庞大的消费市场已经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消费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明显,消费升级所释放的消费潜力让中国市场成为更多商家的必争之地,这其中既包括中国企业,也包括境外企业。
再过20多天,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办。根据商务部披露的消息,第二届进博会在企业商业展方面设有服务贸易、汽车、装备、科技生活、品质生活、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食品及农产品共7个展区,展览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目前共有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
据悉,目前签约参加第二届进博会企业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已经超过首届,首发的新产品、新技术预计也将超过首届。
面对希望在市场上取得良好业绩的各类市场主体,中国政府给予的是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以政府立法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该草案围绕市场主体需求,聚焦转变政府职能,将近年来“放管服”改革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上升为法规,并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确立对内外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的营商环境基本制度规范,同时更大力度放权,规范和创新监管执法,加强市场主体保护,突出政务公开透明,严格责任追究。
这只是近期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举措。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消息显示,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已经完成修订,正在按照程序报批。而中国的外商投资法也将于2020年开始实施,相关配套法规正在加紧制定。这些新举措叠加此前已经出台的一系列开放举措,中国新一轮开放红利将迎来全面、深度的释放。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如果还有人想要遏制中国发展,回应他的将是: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51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