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黑洞的视界是什么?一口气搞懂黑洞的前世今生

黑洞的视界是什么?一口气搞懂黑洞的前世今生

文/喝茶谈科学

网友私信:请问你昨天回答中的黑洞的视界是什么?

昨天我回答了一个问题,是关于用氢弹炸黑洞的,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我会把链接发在评论区。

相信每个人都对黑洞这个名词并不陌生,他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恐怖,吞噬一切物体,连光都无法逃脱。那黑洞是怎么形成的呢?黑洞的成长历程是什么呢?今天我就给跟大家聊一聊黑洞的前世今生。

黑洞是怎么形成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从恒星的起源说起。恒星大多是从星云中产生的。起初,星云中的一部分氢气因万有引力聚在一起,开始发热,发光。尘埃与气体在外围引力下聚集起来,形成像漩涡一样的东西。他们开始互相压缩,质量越来越大。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这些被压缩的气体温度逐渐升高,直到抵达恒星核聚变反应所需要的温度。一般恒星产生需要几十万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重力使气体聚集在一起,最终形成密度很高的球体。如果气体继续堆积在一起,质量越来越大,一颗恒星就产生了。

这时的恒星被称为新生恒星。在之后的几十万甚至几亿年里,恒星会一直发光发热。而当它的寿命走到尽头时,不同质量的恒星会有不同的结果。质量类似于我们太阳的恒星,死后不会变成黑洞,而会变成一颗白矮星。这个白矮星也会发光发热,不同的是它放出的能量很小。

那么怎样的恒星死后才能变成黑洞呢?根据理论来讲,恒星残留质量大于太阳3.2倍以上,(8~10个太阳质量以上)这样的恒星在死亡时,会发生一次爆炸。(超新星爆炸)在爆炸过程中产生的能量相当于恒星几万年内发出的能量总和。在爆炸过后,由于恒星已消耗完自身的能量,自身无法承受住外壳的质量,恒星会开始坍缩,直到半径小于史瓦西半径时,恒星的中心生成了一个黑洞。

图示:今年4月10日发布的人类首张黑洞照片。这颗黑洞距我们约5500万光年。

黑洞的发展过程

黑洞产生后,由于自身质量巨大,会吸引许多物质,当物质进入它的视界是便会被吸进去。那么视界究竟指什么呢?这里只讲黑洞的视界,视界即黑洞的边界。这怎么理解呢?我们都知道黑洞是吞噬物质的,物质进入黑洞的边界时,就会吸进去再也出不来,(你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力气很大,另一个人只要站在这个人手能伸到的范围之内会被拉过去,再也逃不出来)而这道边界很奇怪,如果我们在黑洞的边界外,在我们眼中进入黑洞边界的物质会永远停留在我们眼中。由于黑洞的质量大造成了空间的巨大扭曲,这会使时间扭曲。所以进入黑洞边界的物质所处的时间比我们慢得多,因此他在黑洞边界所待的时间,可能是我们的成千上万倍。所以在我们眼中,它会永远停留在那里。

图示:由于黑洞的质量巨大,造成了空间的极度扭曲

其实黑洞的这个边界就是史瓦西半径,具体公式是r=2GM/c^2,其中G代表万有引力常数,M代表黑洞的质量,c代表光速。

那么黑洞在发展过程中是如何成长的呢?黑洞其实有点“残暴”,是通过是吃同类来成长。当两个黑洞靠近时,他们会围绕一个点越转越快,直到最后两个黑洞融为一个黑洞,那么相撞时会产生巨大的能量(相当于太阳30亿倍的能量)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引力波,融合后的黑洞质量异常巨大。那有没有我们熟悉的黑洞是融合后的黑洞呢?我们银河系中心的黑洞很有可能是由几个黑洞融合而成的。

图示:两个正在融合的黑洞

黑洞的一生的尽头

那么如此强大的黑洞,寿命究竟有多少呢?它也会死亡吗?黑洞也会死亡,它的死亡是由于霍金辐射的丢失。霍金辐射是什么?用专业术语来讲,就是以量子效应理论推测出的一种由黑洞散发出来的热辐射。简单理解,就是黑洞会向外放出能量。根据质能转换方程,黑洞由于放出能量而丢失质量,直到最后消失。理论上来讲,黑洞每年丢失的质量微乎其微,因此黑洞的寿命几乎是宇宙寿命的几倍以上

总结

黑洞是由残留质量大于3.2倍以上的恒星演化而来。黑洞是靠吃同类来成长的,最终的死亡是由向外散发能量造成的。而对于这位网友,黑洞的视界就是黑洞的边界。

参考资料

1.黑洞具有大型引力场或助于恒星形成.科学探索

2.天文学名词

3.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10日面世.新华网

4.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Stephen Hawking, Bantam Books, 1988.《时间简史》

我是喝茶谈科学,欢迎点赞关注转发评论。如果你有什么对宇宙方面或者是对科学方面的问题可以私信我,也许下篇文章就是关于你的问题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4878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