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达理
公元1522年,为中国帝国史上的嘉靖元年。是年,葡萄牙舰只行驶到了东方,在今天香港屯门附近与明军正式开战。
这是中西方历史上第一次海战。那时,葡萄牙已经拥有了佛郎机,只是后来葡萄牙因人手不足、补给困难,匆匆退去。谁也没想到,帝国的胜利短暂而侥幸。
从那一刻起,在近代史上,西方文明就没停下对东方文明加速征服的步伐。在冷兵器逐渐走向热兵器的历史里,东方帝国的荣光不再,有的只是悲剧和屈辱。
再回首已是四百年,一个最深刻、最惨痛的教训从未被忘记:科技落后必将被挨打。
而今天,中国的大国重器——“金融”也在上演一场残酷的财富战争。
有人说,传统金融业务是冷兵器时代,真正的热兵器,是金融科技。后者,必将会深刻颠覆全行业的未来。
过去三年,我们经历了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江湖混战,未来我们这些普通人又将面对一场什么样的财富保卫战?
01
忘掉一夜暴富的故事吧!
从无数间的世界工厂,到高楼一夜拔地起的工地,从楼市到股市,钱真的越来越难挣了。这是一个极大考验认知能力的拐点时代,也是一个投资收益越来越平庸化的时代。
多想想这个问题:你到底能承受多大的风险?
现在各类理财APP都会提醒投资者先做一个风险等级评估问卷,如果你是一名保守的投资者,你一般会接受多大的亏损?
最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陆金所联合艾瑞咨询发布的《智能理财4.0:2019全球智能理财服务分级白皮书》里提到,目前有33.9%的用户主观风险偏好与客观承受能力并不匹配。
究竟是怎么个不匹配法,比如,自我定位为“保守型”的投资者,居然“可承受 10-20%亏损”。
实际上,“保守型”是几乎不能承受亏损。能承受10%以下的亏损算“稳健型”,超过10%的,已经是进取型。
中国的投资者风险教育还远远不足,市场上甚至可能超过三分之一的人错误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力,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很多悲剧的发生:
因为投资者对风险一无所知,所以主动购买了激进的理财产品;
因为高估了自我风险承受能力,导致机构无法识别用户等级,错配了理财服务;
再碰上“去杠杆”之下的信用强收缩,资金链上的风险乍现,问题平台频繁爆雷,互联网金融哀嚎一片。
安全,高过一切。但多少人压根不知道自己在“冒险”,如此一来还要怎么做到在这个不确定性大增的时代保护自己?
这是一场杀人不见血的财富战争,你所能做的,是找到最先进的武器。
02
在这场金融战争中,手握科技就是手握热兵器,才是拿准了真正的决胜点。
现实情况是,要求每位投资者都精通金融知识显然不可能,但传统线下理财机构也面临困境,比如,提供的建议不够可靠,严重依赖投资者的自我定位和认知,销售员会为了业绩而向用户推荐更激进的理财产品等。
攻克这些痛点,科技手段比人更可靠。
当阿尔法狗打败世界围棋冠军那一刻起,机器比人更智慧的时代已经降临。在金融领域,也不会例外。正如上述白皮书提出的,下一个最值得关注的理财大势,是智能理财。
首先,大数据能够提供一个更动态和真实的用户画像,洞悉你的意图,根据你的消费行为、负债水平、甚至家庭成员的大数据行为来综合考评你的风险承受能力。没人会比大数据更了解你。这方面值得一提的,是陆金所首推的意图识别体系(Know Your Intention),识别率可以达90%。
其次,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比人类更深度和专业的学习,为你提供金融决策分析,量身定做个性化和专业化兼备的服务,同时也能做到提升精准授信、提前预知潜在风险、增加抗风险能力。
还是以业内技术领先的陆金所为例,其智能交互客服会将潜在的疑问点选项自动列出,一般是咨询频率较高的问题,也会基于用户行为进行个性化咨询点的选取,这个过程相信大家都挺熟悉。基于4200万用户所积累的真实客服语料数据,和平台上14个品类超7000款不同的金融产品详细资料,其用户交互频率了提升5倍,问题解决率提升2倍。
最值得关注的新技术,是近年来大火的区块链。一方面可以去中心化,降低交易手续费,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数据分布式存储的公共账簿,增加了数据的安全性和高度透明性。首创性将区块链技术用于交易溯源的,正好也是陆金所。
科技赋能金融,也在驱动金融往更安全的方向前进。
热兵器有高低优劣之分,金融科技平台所提供的智能理财也会因技术发展、方向选择而出现分化。按其智能化程度,目前市场所能提供的理财服务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稍显遗憾的是,白皮书提到,中国金融市场上多数的理财服务仍处于智能理财3.0阶段,几乎没有一家可以进入4.0时代。
在4.0的时代,智能会让理财变得更轻松。交互体验的无障碍程度可以堪比真人,给用户描绘的画像、匹配的产品、持仓情况的综合分析会更精准,最重要的是,风险教育能够做到更完善和个性化。
迈入专业、智能的4.0时代,这是我们对行业巨头们最大的期待。
03
在冷兵器时代比拼的是杀伤敌人的多寡,也就是传统金融业务的线下客户数量;而热兵器时代比拼的是对全局的把控,所以我们要观察的是巨头们在线下线上的布局。
对比传统金融机构,目前互金平台主要优势有以下两个:
1. 天然的互联网基因。这一点支付宝、陆金所等都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他们基于阿里、平安集团之上,用户基础大,余额宝拥有亿万级别的客户,而剔除货基,陆金所是行业规模第一。这些平台的数据累积量相当丰富,这就提供了一个先天的优势:在用户画像上精准度更高。
2. 技术能力强悍。互联网基因本身就带有极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如果再像陆金所、支付宝一样背靠科技巨头,那么在科研投入上基本就是“财大气粗”,不担心技术跟不上。
在混战中经历了一番大浪淘沙,我们已经告别了互联网金融平台拼规模的上半场。下半场的战役,是高手过招,比拼真功夫、硬科技的时候。
拿行业第一梯队的平台来看,目前陆金所在金融科技方面有比较明显的创新布局,也值得持续关注。
除了前面提及的庞大数据库资源、强悍的技术研发实力,还有就是其场景应用和开发能力。作为首个实现全流程布点的金融平台,陆金所基本贯穿了客户的投资周期,从前期的互动体验、产品信息,中期的精准识别、市场资讯专业分析,到后期的风险和收益持续关注、千人千面的投资技巧和教育……多维跟踪和全程看护能产生强大的安全感。
这是目前智能理财的一个小切面,相信未来还有更多让理财变得更轻松的产品和服务。
一定要记住,越是风险倍增的时代,我们也越需要用科技武装自己。
04
一个规范的市场少不了监管,智能理财的崛起也给当前的金融监管思路提出了新挑战。
金融科技对原有业态的颠覆深刻、多样且迅速,这就要求监管层需要更加积极地回应市场的真实情况,摒弃一刀切,对金融理财服务进行分级监管。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的贺强教授曾提出一个观点,互联网金融的分级监管应该要“有理有据”的科学监管,“理”为法律法规,“据”则是科学量化的评价依据。
首先,智能理财对于当前的监管法律框架提出了新要求。
比如,在四部委联合出台的资管新规中,专门规定“金融机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采用机器人投资顾问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应当经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许可,取得相应的投资顾问资质”。这意味着一块智能投顾的新牌照即将诞生。但资管新规是政府规章,牌照的设立要通过立法解决,才能给监管提供法律依据。
更重要的是,如何进行科学而明确的分级,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监管决策的参考和依据应该以科学量化的评价指标为支撑,这套指标可以根据金融机构本身的规模体量、风险控制能力和承受能力、创新产品和服务的类型等来进行综合评估,建立多层次的监管体系,避免过于强调风控而“抓大放小”,避免限制了行业的成长性。
如果缺乏明确的行业分级,监管存在灰色地带,会加大市场潜在风险。
以投资者适当性匹配为例,传统金融机构和互金平台就存在很大的差异。传统金融机构对用户评级都是通过固定的问卷,形式比较僵化,重新评估的周期也较长,一般为半年以上,导致用户也不能及时更新自我定位。而互金平台也不全然做得更好,有的所谓人工智能理财平台只是将这套问卷从线下搬到线上。真正做到智能理财的平台,该是基于对用户行为和数据的分析基础上的,且是实时评估的。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及的陆金所的全流程服务。
如果用户听信了所谓的“人工智能理财”,购买了不匹配的产品,风险应该谁担?没有分级,没有法律,也就没有答案。所以有明确的分级,才能进一步做好监管。
在防风险为重中之重的今天,为普通投资者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服务,是中国的金融科技要面临的最大考验,不管是市场参与者,还是监管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4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