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威治时间1969年7月20日下午4时17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载“阿波罗11号”飞船在月球上留下了一个脚印。“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这个脚印标志着人类对“地外领域”的探索,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即使是50年后的今天,这一伟大的科学成就,依然对人类宇宙远程空间探索起着重大作用。
冷战期间,北约集团与华约集团为了抢占政治高地以及新态化的军事技术优势,开始了“太空竞赛”。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率先完成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的壮举,随后美国为了能在“载人绕月飞行”和“载人登月”等计划中击败苏联,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了《我们决定登月》的演讲,提出了划时代的“阿波罗计划”。
肯尼迪发表演讲
经过8年努力,1969年7月,三名美国宇航员驾着“阿波罗11号”穿越了38万公里深空荒漠,承载着全人类的梦想踏上了月球表面。
迈克尔·柯林斯(左)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中)巴兹·奥尔德林(右)
但是随着历史推移,这一壮举却遭到了怀疑。越来越多的阴谋论者认为阿波罗计划并未实施,这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所编的一场空前大骗局。
无论是说阿波罗计划是美国为赢得太空竞赛一手策划的,还是认为当年科技根本无法实现登月,所有的言论无非指向以下几个观点:
1.月球超真空状态,美国国旗怎么会飘扬?
2.月球没有大气层,拍到的照片为何没有星星?
3.在月球干燥的沙土上,怎么会留下如此清晰的脚印?
4.影子方向不平行,证明有多个光源。
5.登月舱的燃料够再次返回地球吗?
关于这些疑问,我们用科学检验和证据进行了一番推敲。
1.月球超真空状态,美国国旗怎么会飘扬?
月球表面的大气压是地球的1/1014,处于超高真空状态,不可能有风。但从美国给出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旗子的确是迎风飘扬,那问题出在哪了?
首先,美国旗帜的骨架是由两根旗杆组成的“L”形(如下图黄圈),设计目的就是希望国旗在真空环境下能够展开;但旗帜是尼龙面料,展开时无法完全平整,边缘也略有卷曲。宇航员用力将竖杆插入土壤再松开时,旗帜会因惯性晃动。加上月球缺少引力和阻力,起伏运动会持续很久,产生飘动的错觉。
所以我们看到的国旗飘动,其实是定格的状态,例如下面这张间隔了几秒拍摄的动图,可以看出宇航员运动时,旗帜是一动不动的。
2.月球没有大气层,拍到的照片为何没有星星?
月球没有大气层,没有空气介质对光进行散射,所以天空中应该出现明亮的星星。而NASA提供的照片里,夜空是一片漆黑。阴谋论者认为,所有照片是在摄影棚内伪造的。
严格意义上说,月球上是有大气的,但因为非常稀薄,导致太阳光和来自地球的反射光,能100%直射到月球表面,使得那里光度感极强。其中地球反光的亮度就是月光的50倍。
在这种情况下,宇航员想要清晰地拍出月球,只能把照相机设置到强光模式。相机曝光量减小,周边相对暗弱的物体,自然不可避免的拍不清甚至拍不到。结果导致月球天空中那些微弱的星光仿佛消失了一样。
3.在月球干燥的沙土上,怎么会留下如此清晰的脚印?
一般在干燥沙子上踩出的脚印是很模糊的,只有在潮湿的沙地上,才可能踩出线条分明的脚印,那阿姆斯特朗的脚印难道是假的吗?
月球与地球不同,月球上的沙粒并不像地球沙粒那样经过风化磨损,而是保留了棱角分明的形状。这样的沙粒就像滑石粉一样,很容易踩出清晰的脚印。
4.影子方向不平行,证明有多个光源。
阴谋论者指出,登月器阴影中的物体被照亮,且照片出现的影子方向也不一致,说明拍摄时一定存在多个光源。
首先,月球表面的风化层是一种反光材料,能够像镜子一样反射阳光,照亮附近的物体;另外,只有地面足够平坦时影子才会平行,如果地面具有丘陵和低谷,起伏不定,当然有可能出现影子方向不一样的情况。反之,真的存在多个光源,又为何每个物体都只投下了一个影子?
5.登月舱的燃料够再次返回地球吗?
美国宇航员是如何从月球上返回地球的,一直是很多人质疑的点。那我们就来还原一下返地过程。
阿波罗系列飞船都是由3个部分构成:指令舱、服务舱、登月舱。
指令舱是飞船的主体,是宇航员们生活休息工作的地方;登月舱顾名思义,就是用来登月的,分为上升段与下降段,每个段都各自装备了发动机,登月时,2名宇航员乘坐登月舱下降至月面,1名宇航员留在指令舱继续绕月运转;服务舱是飞船的仓库与机房,放杂物用。
宇航员登月完成相关实验和工作后,将岩石样本装进上升段,然后站在上升段中准备离开(站着是为了减轻自重)。月球重力仅为地球重力的六分之一,且在进行完活动后,多数物件会被遗留在月表,下降段也会被抛弃掉,此时离开月球的部分只剩五六吨,4台发动机足以使他们飞离月表与指令舱对接。
对接完成后,登月舱的上升段被抛弃,宇航员们驾着指令舱和服务舱向地球进发,进入大气层之前,服务舱也会被抛弃,最后留下指令舱返回地面。
关于“阿波罗登月计划是骗局”阴谋论的出现,或是键盘侠为了标新立异胡乱的说辞,或是美苏之间政治宣传较量,又或是人们单纯的无法接受NASA对于录像误删的解释。
但不可否认的是,伟大的科学是必须遭到质疑的,因为可质疑性恰恰代表了人类文明进化中,科学不可质疑的作用。
登录自个网点击周五有赏
给设计作品打分
就有机会领取50元无门槛代金券
让你超优惠价格就可拥有
APOLLO11号人类登月50周年纪念T~
也许你的一小步
也将成为人类的一大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4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