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日报报道,三大运营商目前正在北京积极布局5G网络,他们已经建设完成了超过8800个5G基站。这些基站主要覆盖在长安街沿线、世园会、央视采播中心、首钢园区等核心区域。
伴随着5G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基站基础建设需求的增加,5G基站产业未来将会得到“井喷式”的发展。
5G全国基站布局加速 带动小基站覆盖急速扩张
随着5G商用牌照的发放,各大运营商开始加紧部署5G基站。在8月底举行的2019重庆智博会上,据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韩夏透露,根据当前规划,2019年我国预计将在50个城市建设超过5万个5G基站。不过这一数据还是相对保守。因为仅仅中国移动2019年的5G基站数量就将达到了5万。据赛迪智库研究预测,今年国内基站建设量预计将达到15万台,高于年初预期50%。在“5G网络创新研讨会”上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透露,截至今年7月份,全国范围内已建成5G基站3.8万座。
由于5G建设初期需要在热点地区实现宏基站重点覆盖,也需要小基站满足补热需求,小基站建设也有望迎来爆发。
目前鉴于小基站部署灵活、建造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在5G的深度和广度覆盖上,小基站有望大放异彩。根据预测中国市场5G小基站数量应该有数千万量级。随着5G技术的深入发展,未来在基站、小基站产业上的研究、生产必会迎来一次井喷式的发展。
机遇挑战并行 5G小基站产业市场未来可期
小基站巨大的蓝海市场也吸引了众多的产业链企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研究小基站的厂商超过了20家,包括了华为、中兴、大唐移动、英特尔、爱立信、诺基亚等中外巨头。以华为为例,2018年华为推出了5G LampSite,作为业界第一款同时支持5G和LTE的多频一体化室内小基站,已经成功用于北京首都机场、郑州火车站和广州南站等。
而不少运营商也开始进行着白盒化基站探索,以此打造更灵活的网络,并降低网络部署和维护成本。在MWC2019世界移动大会上,中国电信联合英特尔、新华三展示基于开放无线接入网(O-RAN)概念的5G白盒化室内小基站原型机,中国移动也联合联想、英特尔等共同展示了业界首个4G/5G O-RAN双模云化白盒小站方案。
业界普遍认为,5G首波将部署于楼宇和CBD、交通枢纽等人流分布密集的城市场景,5G小基站小型化、易部署等特点,将完美契合室外连续覆盖和室内热点深度覆盖的需求,有利于解决5G信号难“登堂入室”的普遍难题。
不过现实中基站特别是小基站的部署仍有很多难题,未来小基站部署需要大量站址,小基站入场就需要多方沟通。目前很多地区正在研究利用智慧灯杆来建设5G小基站,需要地方政府的批准和统一协调,否则部署流程的复杂性,将给运营商带来巨大挑战。显然,如何让小基站在5G时代发挥大功效,仍是需要各方思考的问题。
-END-
微信搜索关注“华夏幸福产业园”公众号,获取更多产业前沿信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09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