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差距不小,企业界要向南方学习什么?

差距不小,企业界要向南方学习什么?

最近一段时期,“该向南方学什么”成了热门话题。这波讨论主要围绕改善营商环境、创新政府服务。在政府向南方学习经济和社会管理的同时,北方的企业家、创业者也需要对标南方先进企业,寻找差距、自我反思。诚然,北方的企业人士也有很多优点,大多数勤勉上进、吃苦耐劳,但是在这样一个创新频出、飞速变化的时代,仅靠努力是不够的,还要有跟得上时代节奏的先进思想和理念。管理营销学者郑锋多年研究创新创业创造,有机会结识了很多南方企业人士,他们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务实的精明、绵柔的果断。他们的成功,除了思维敏捷、点子多、高效率之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他们的商业禀赋。今天就给大家讲几个故事,我们一起来感悟下南方企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以及这背后的创业文化。


故事一:想走,没那么容易!

2017年11月份,我和山东企业家到访嘉兴。我的好友在当地做项目咨询,在他的引荐下,我们访问了海宁一家知名的布艺家居公司。公司董事长安排参观生产流程,热情地款待了我们。第二天,按照行程我们中午要到杭州车站,还有几个小时的空闲时间,于是董事长邀请我们到他办公室喝茶。沏好的茶香气弥漫,茶桌旁摆着一块写字板。这位董事长笑着说:“你们吃我的、喝我的,不能就这么走了,得留下点东西。”玩笑之后,他说:“郑老师好不容易来一趟,结合我们企业的产品,给我们讲讲你的营销思想吧。”盛情难却,我只好即兴开讲。一边阐述,一边用板书推演逻辑关系,不时与他进行互动,足足交流了两个多小时。后来碍于时间关系,我们才匆匆告辞。

解析:不放过任何机会。用大多数北方人的眼光去看这件事,一定觉得有很多不妥。客人来了,唯恐招待不周,怎么可以突然“加戏”,不太礼貌吧。然而,在我眼里,这恰恰代表了南方人的敬业、务实。正是因为敬业、务实,才不会放过任何机会,无论是学习交流的机会,还是商业合作的机会。正如这位董事长所言,他每天一睁眼,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些布匹、这些产品,如何做好研发和市场营销。你说,这样做企业能做不好吗?


故事二:工作无进展,我对自己都没法交代

几年前,南方的一位老总带着助理到北方某市辖区去谈项目。第一天是区政府的领导参加招待,第二天是拟合作企业高管们陪同招待,第三天是地方文化名人陪同招待,中间还观看了当地几个文化旅游景点。北方人热情好客啊,礼数很多,每晚的宴会都把他喝得酩酊大醉。三四天过去了,竟然没看项目、没谈正题。这位老总心里着急,家里公司一堆事要处理,这出来几天没啥成果,弄得很不爽。第四天晚上,他让助理定了车票,不辞而别。只是在路上给项目方企业老板发了条信息:“感谢热情款待,但工作无进展,我对自己都没法交代。”

解析:工作为重效率优先。南方人效率观念很强,特别是企业人士,你看他们天南海北的跑,哪里有项目有生意,他们就到哪里去。注意力都在项目上,在实际工作推进中,很少顺便游山玩水。他那句“我对自己都没法交代”,换句话说就是“大家都很忙,我又不是出来玩的”,表现出他们追求高效、重视结果的工作态度。而北方人喜欢客套,做事情铺垫太多,大都认为“只要感情到位了,项目成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文化和观念的差异,导致了双方处事风格上的巨大差异。

故事三:我的梦想就是上市

南京几位80后创业者,合伙开办了一家公司。从筹备项目开始,他们就细致研究如何优化供应链,精算最大坪效的项目空间,构建互联网平台,设计出闭环的商业模型……仅仅两年时间,他们就布局了几十家直营店、加盟店,拿到了数千万的天使轮投资。他们公司成立第二年的春节,我受邀参加他们的年会,看到二百多名员工激情满怀的现场情景,感受到创业凝聚的力量。这一切精耕细作源于他们设定的宏大梦想。公司的创始人告诉我,他们的梦想是IPO。

解析:商业思维与资本意识。南方人对于市场的敏感是有目共睹的,北方人显得略有迟钝。除了敏锐的商业思维,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创业梦想的构建中,总是能清晰定位宏大的目标,这个目标反过来能激励创业团队百倍的努力。我在北方某县考察一个科技项目,这个项目处于研发和部分小批量试产阶段,通过市场分析,大家一致认为产品具有优势竞争力。这家公司的老总讲到现在的情况,说资金很紧张,一直在和银行沟通贷款的事情。互联网时代的背后,其实也是资本时代,按部就班的发展充满了未知的危机。事实上,这体现了北方企业与南方企业的一个重要差异:资本意识。南方创业者资本意识强烈,北方创业者资本意识淡薄,所以北方企业喜欢贷款,南方企业喜欢融资。如果选择了合适的赛道,找到合适的团队,有了竞争力模式,资本就能够迅速催化和放大经营成果,这是很多北方企业人目光的短板所在。


故事四:有钱大家一起赚,大家一起才能赚大钱

广东的一位老板,头几年和朋友合伙做矿山生意,盈利不少。最近几年又入股两家实体企业、一家互联网公司,发展也不错。我就问他,你做的项目都是合伙或者股份形式,对他们的管理、营销,特别是财务收支,都能放心吗?他笑了笑,说:“首先选项目要看得准;其次要信得过人;第三是要放得下。没有这种心态,什么都自己做,就算有三头六臂,忙死了也做不大。”

解析:合作才能共赢。南方人很善于合作,有钱的投钱,有资源的用资源,有能力的发挥能力,这样才能实现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就像他讲的,看得准、信得过、放得下。而北方人喜欢单打独斗,不太善于合作。企业亏了怪别人没听自己的意见,企业赢了觉得自己贡献大,什么事儿都想过问。如果是老企业转型,让他拿出点股份,他还真不舍。不舍,就没法有更多的“得”。在我们身边,北方的合伙做项目、做企业,失败的案例很多。


故事五:我答应你的,就要去做

北京某企业家俱乐部主席是我多年的好友,他是南方人,对社群营销、平台构建很有一套。我们平时都很忙,见面不多,但每次相聚都聊得很好,互有启发。2016年的一天,我在济南给他打电话,约好次日去他那里做客。第二天傍晚,我到了他那里。他请我吃饭的时候,总是不停地看表。我说:“您是不是有事啊?”他告诉我,昨天有家机构的老总从深圳到了天津,约他去天津谈一个重要的合作项目。我心有歉疚,说:“那你本该把咱的见面推了,去谈你业务的事啊。”他笑着说:“我答应你在先!一会吃过饭,我赶到天津就是。”

解析:契约精神成大事。这事儿看起来很小,但是却反映出南方企业家身上普遍具有的契约精神。契约精神不仅会体现在企业、项目、经营等商务合作上,也能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体现。如果你拜托南方朋友办点事,做不到的他们会当场回绝,只要答应的基本上会信守诺言,全力以赴。而北方人喜欢揽事,“有事您说话”,那都是虚面子作崇,能办到还好,办不到可能会耽误人家。我曾经见证过几位南方企业家做一期招投标项目,由于时间紧急,当场拍板,当场安排各自财务打款到其中一家的账户。那还是不小的一笔数目,但是都没有来得及签合同。如果你没有契约精神,一纸合同也可能被撕毁;如果具有契约精神,口头协定也会兑现履行。

故事六:就是要比你做得更好

听浙江的媒体人聊过一种现象。在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几家做同品类商品销售的店面相邻很近。其中一家上了一批新品,销量很好。另外几家就琢磨了,他的新品有什么优势、什么特点。没过多长时间,这几家就会采购到外形更时尚、性能更好的产品上架。最早上货的那家一看这情形,不行,还得创新,于是开始自主设计研发,找工厂代工,定制生产出一批性价比更高的新品。这就形成了一个产品创新的良性循环,甚至使整个市场不断提升档次。再到北方县市很多商品市场看看,哪种商品只要一热销,用不了几天,全市场同品类商家都把这种货上来了,造成了高度的同质化,最后导致库存积压,只好打起价格战。

解析:创业需要商业眼界和格局。从这个案例上不难看出,前者的发展在于不断创新,超越对手的同时自我超越,“我就是要比你做得更好”;而后者是追风模仿,“我就是要你卖不好”。两种思维取决于不同的商业眼界,如果你只是对标身边的竞争对手,那对方的层面就是你的天花板,所以你只能去追。如果你把目光聚焦在用户的需求上,把格局放眼于这个有形市场之外的大市场,就会激发出更多的创新创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792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