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8号台风“米娜”已于昨天下午在日本海变性为温带气旋,我国中央气象台下午5点钟对其停止编号。气象机构目前预测,接下来十天西北太平洋海域上至少有两个热带系统发展,可能会有1-2个台风生成,所以大家的目光又聚焦在台风胚胎93W的身上,气象机构预测这家伙的潜质极高,很有可能会加强为今年第19号台风“海贝思”。
(今天西北太平洋海域上的台风和台风胚胎分布图)
今天台风胚胎93W的位置位于14.0°N 162.7°E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海域上,最大风量:15 kt,中心最低压力:1007 mb。台风胚胎93W原来是台风胚胎92W在发展中迅速减弱撤编,再重新加强编号的,目前预测其加强为台风的概率极大。
(今天西北太平洋海域上的台风胚胎云系动态图)
目前气象机构预测台风胚胎93W未来几天将逐步西行,继续缓慢发展,大约在6日左右,将加强到命名台风的标准。按照今年的台风命名顺序,它将是今年第19号台风“海贝思”。8日继续西行到菲律宾以东海域上,目前预测的气压值未来可能加强为超强台风级别。
(气象机构GFS今天发布的远程预测动态图10月6日-10月12日)
(气象机构NAVGEM今天发布的远程预测动态图10月4日-10月11日)
气象机构GFS今天发布的动态预测图可以看到,台风胚胎93W加强为19号台风“海贝思,继续西前行到菲律宾东部海域上再加强为超强台风,在它身后可能也出现了一个台风,暂时称呼它为20号台风“浣熊“,未来西北太平海域上洋可能又再出了“双台”共舞的局面。气象机构NAVGEM今天发布的动态预测图,前期和GFS预测93W的路径和加强差不多一致,就是没有预测20号台风“浣熊“的生成。
菲律宾吕宋岛东北部近海海域上,还存在一个没有编号的台风胚胎。气象机构预测这个台风胚胎目前不太可能发展成为台风,但是预测这个胚胎将继续向西移动,未来可能穿过巴士海峡进入我国南海,向广东沿海靠近并可能登陆。这个台风胚胎可能给广东地区最近的炎热天气带来一丝清凉!
中国天气网讯 在本轮冷空气的影响下,今后三天(4-6日),长江以北地区的气温将大面积创新低,多地最高气温降幅超10℃。同时,冷空气也将给长江以北地区带来明显降雨,西南地区的降雨也会再度增多增强。
昨天,内蒙古以及东北很多地方已经感受到了冷空气的存在。监测显示,截至昨天14时,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中西部、吉林西北部最高气温不到10℃,内蒙古中西部、黑龙江东部、吉林中部、辽宁中部以及西北地区东部多地气温不足20℃。而黄淮等地气温还在30℃以上,略显炎热。
随着冷空气东移南下,今天起,中东部多地也将陆续体验“大风+降温+降雨”的“三合一套餐”。自9月下旬以来长江以北地区持续已久的偏暖天气格局也将发生逆转,气温将由之前偏高的状态转为明显偏低。
4日早晨,北京市秋雨淅沥,秋意渐浓。(图/王雯雯)
中央气象台预计,10月4日08时至6日08时,东北地区东南部、山西东部、陕西东南部、河北中部和南部、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湖北、安徽、江苏西部、湖南北部和中部等地气温将下降6~8℃,其中,河南中部、湖北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可达10℃以上,东北地区南部、河北东部、山东东部、湖北中部、湖南北部等地将出现4~6级偏北风,阵风可达7~8级。
此次较强冷空气过程,东北地区的降温感受应该最为深刻。昨日,东北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已降至不足20℃,而今天将会降至10℃出头,整个冷空气过程降温幅度普遍在15℃以上;同时,最低气温也将一降再降,5日前后将会只有0℃出头。对于东北一些刚刚经历了“历史最暖10月”的地方,短短两天时间,体感就在夏末和初冬之间“无缝切换”,提醒公众一定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添衣物,防止感冒。
而对于中东部多地来说,今天则是降温最显著的时段,多地最高气温将骤降至20℃以下,降幅达10℃以上。
除了大风降温,冷空气还将给长江以北大部地区制造明显降水,同时,西南地区的降雨也将再度增强。
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西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陕西南部、四川盆地东北部、重庆中西部、贵州西北部等地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
10月5日08时至6日08时,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西部、江汉北部、西南地区东北部和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四川盆地东北部局地有暴雨。
10月6日08时至7日08时,陕西南部、黄淮西部、江淮西北部、江汉北部、西南地区东北部、四川南部、云南西部、广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广东南部沿海局地有暴雨。
目前正值国庆小长假期间,气象专家提醒,长江以北地区的公众需及时关注天气变化,适当添衣保暖;西南地区东部、陕西等地阴雨不断,累计降雨量达7-9天,需防范持续性降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公众出行注意交通安全。
来源|实时台风、中国天气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61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