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资企业宣布退出注资3个月后,又一潜在投资方退出,陷入困境的日本显示器公司何去何从?
9月27日,日本显示器公司(Japan Display Inc.,下称JDI)正式宣布,公司已于26日收到中国嘉实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嘉实科技)的信函,后者旗下的基金,将撤回此前3亿美元及20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34.5亿元)的注资承诺。
嘉实科技成立于2015年,为嘉实基金旗下科技领域投资管理公司,后者为中国最早成立的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此前,未见嘉实科技参与其他境外投资的消息。
至此,JDI纾困计划中的主要资金来源,即外资财团Suwa Investment Holdings, LLC(下称Suwa财团)中的三家企业,已经退出此次交易。
JDI在公告中透露,如果在之后的协商中,嘉实科技完全放弃注资,且公司未找到其他新的投资人代替的话,其将因现金流恶化,难以维系持续的正常经营。
成立于2012年,由日本东芝、索尼、日立和松下的中小型显示器部门整合而来的液晶面板巨头JDI,在主要客户苹果近几年逐渐转向OLED面板,中国LCD面板对手强势崛起等多重压力之下,已经连续五年录得亏损。JDI主要给苹果提供LCD面板,是一种应用普遍、较为便宜、功耗更低,但是图像显示质量大大逊于OLED面板的液晶显示屏。
JDI官网展示的产品 来源:JDI官网
今年5月,JDI发布2018年财报,其去年净销售额录得6366.6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20.95亿元),同比下降了11.3%,归于公司股东的净亏损达到1094.33亿日元。
原本,日本最大官民基金——产业革新投资机构(INCJ)掌握JDI第一大股东地位,持股比例为25.29%。但在债务重压和经营危机之际,今年初,JDI决定引入外部投资者。
外部投资者入主JDI,在日本和智能手机产业链可是一件大事。
当初,日本政府牵头四家企业合并成立JDI,便是对这家公司在竞争激烈的液晶面板市场突出重围,寄予了厚望。之后,成为苹果手机的LCD面板主要供应商,也确实让JDI风光一时。
彼时,作为苹果重要供应商的JDI,也让大股东产业革新投资机构,不会轻易让出地位。2016年,在郭台铭的鸿海集团收购日本电子巨头夏普之际,曾有消息传出,其打算一并收购JDI,但遭到产业革新投资机构的阻挠,只好作罢。
但在这之后,2017年,本就亏损的JDI业绩持续下滑,累计亏损达到2472亿日元,为史上之最。这一现实,也让包括日本产业革新投资机构在内的JDI股东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重振公司的方法,比如引入新投资人。
来源:LEDinside
关于JDI引入外部投资者的讨论,始于今年2月日本共同社的报道。彼时,日本共同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JDI接触了由中国丝路基金、台湾宸鸿组成的财团,后者计划出资至多8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2.8亿元)为其纾困。但随后,丝路基金否认曾与JDI接触。
不过,这一消息却引得JDI在公告中承认,其正与几家外部投资人进行谈判。
4月12日,JDI敲定的新投资者终于浮出水面。其宣布,正与Suwa财团谈判签署一系列资本和商务合作协议。其中,Suwa财团将通过认购新股以及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方式,向JDI注资至少600亿日元。此外,各方约定,如JDI日后有需要的话,财团则要再投入200亿日元。
Suwa财团由三家企业组成,包括中国大陆的嘉实科技、台湾地区的触控元件制造商宸鸿集团(下称台湾宸鸿),以及台湾富邦蔡氏家族旗下的投资公司Cosgrove Global Limited(下称CGL)。其中,台湾宸鸿持有财团最多的41.8%股份,嘉实科技和CGL则各持34.5%及23.6%。
根据上述协议条款,至少600亿日元的注资承诺兑现后,Suwa财团将获得JDI 49.82%的股权,由此取代产业革新投资机构,成为JDI第一大股东。
但作为白衣骑士登场的Suwa财团,并未完全消除JDI及其股东们的担忧,双方签署正式协议的日期被一推再推。到了6月,变化还是发生了。台湾宸鸿和CGL,相继宣布退出注资。
彼时,台湾方面和JDI均未对此做出解释。据财新援引业内人士分析,近期宣布裁员和关厂的JDI,业绩可能远比想象的还要糟糕。
来源:网络
不过,在两家台资企业退出之际,Suwa财团迎来了新的意向参与者,一家香港私募股权投资公司Oasis Management。多番考虑下,这家公司对JDI最新的注资承诺定为1.5至1.8亿美元。
而在财团伙伴相继退出的情况之下,最初嘉实科技仍然继续支持JDI。其一再增加对JDI的注资承诺,从最初的1.9亿美元加200亿日元,到其退出前的暂定数额为3亿美元加200亿日元。
现如今,又是什么让原本支持JDI的嘉实科技撤回注资承诺?
公告中,JDI披露,嘉实科技放弃的原因是,其与JDI计划配股的其他对象,就公司的治理思维出现了根本上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在台资企业退出注资后,JDI披露的计划配股的主要对象,就是嘉实科技和香港的Oasis Management,以及表示愿意参与注资的JDI客户。
嘉实科技所言出现差异的对象,是否为Oasis Management或者JDI的客户,尚且不得而知。此外,治理思维也是个模糊的概念。但是,嘉实科技撤回注资前,JDI关于公司新的治理者,比如董事成员组成的披露,或许能给解释嘉实科技所言差异为何,提供一些线索。
在8月7日发布的公告中,JDI曾披露,在完成配股注资之后,公司董事会成员数将为9名,其中5人由计划配股的对象指派。不过之后,JDI在多次在公告中提及,其计划配股的对象迟迟难以决定这五名董事候选人。
牵头Suwa财团向JDI注资的关键人物,现任丝绸之路投资基金代表的李珩(Winston Henry Lee)一度出现在候选名单中,但最终也未落实。而在9月2日,未能被提名成为JDI董事候选人的李珩,辞去了嘉实科技总经理的职位。
不论原因为何,相继失去投资人的JDI,正面临险境。但这家日本面板巨头也并非无路可退。
在最新公告中,JDI强调,Oasis Management原有的投资计划不变。JDI当前最大的股东和债权人也不离不弃。产业革新投资机构表示,将继续通过再融资等方式,向其提供支持。此外,JDI的客户也表达了支持的态度,称愿意放缓对其付款要求,并且在嘉实科技确定退出注资后,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认购新股等方式,向其注资2亿美元。(文/张涵宇 责编/刘冰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42161.html